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符号表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4-24页 |
·植物多倍体的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多倍体植株的特征 | 第14-15页 |
·器官巨大化 | 第14页 |
·生理特性改变 | 第14-15页 |
·营养品质的改变 | 第15页 |
·植物人工创造多倍体化的途径 | 第15-16页 |
·物理诱导多倍体途径 | 第15页 |
·化学诱导多倍体途径 | 第15-16页 |
·生物诱导多倍体途径 | 第16页 |
·多倍体鉴定的方法 | 第16-17页 |
·直接鉴定 | 第16-17页 |
·间接鉴定 | 第17页 |
·多倍体水稻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植物微丝、微管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微丝骨架及其结合蛋白概述 | 第18-19页 |
·微管骨架及其相关蛋白质概述 | 第19-20页 |
·植物细胞中微丝、微管的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植物细胞中微丝的研究概况 | 第20页 |
·植物细胞中微管的研究概况 | 第20页 |
·微丝、微管在花粉的分布变化 | 第20-21页 |
·水稻花粉的研究概况 | 第21页 |
·GFP的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4-41页 |
·材料 | 第24-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24-25页 |
·细菌菌株 | 第24页 |
·质粒载体 | 第24-25页 |
·PCR扩增所用引物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主要试剂、药品 | 第26-27页 |
·主要贮存液及试剂配方 | 第27-28页 |
·培养基的配方 | 第28-30页 |
·方法 | 第30-41页 |
·水稻日本晴-2X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 | 第30-31页 |
·加倍植株的获得 | 第31页 |
·加倍植株倍性的鉴定 | 第31-32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31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31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叶片气孔性状比较 | 第31页 |
·花粉育性观察 | 第31-32页 |
·生长习性研究 | 第32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农艺性状比较 | 第32页 |
·细菌的培养 | 第32页 |
·大肠杆菌的培养 | 第32页 |
·农杆菌的培养 | 第32页 |
·感受体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大肠杆菌超级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页 |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 | 第33页 |
·鉴定pBA-YFP-TUA6载体 | 第33-35页 |
·pBA-YFP-TUA6转化大肠杆菌 | 第33-34页 |
·鉴定pBA-YFP-TUA6载体 | 第34-35页 |
·pUbi-sGFP-ABD2-sGFP载体的构建 | 第35-38页 |
·p1301-Ubi和p015-GF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第35页 |
·碱裂解法抽提p1301-Ubi和p015-GFP | 第35-36页 |
·PCR特异扩增Ubi基因 | 第36页 |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 | 第36页 |
·酶切Ubi片段和p015-GFP | 第36-37页 |
·回收,连接Ubi片段和p015-GFP片段 | 第37页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第37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37-38页 |
·载体pBA-YFP-TUA6和pUbi-sGFP-ABD2-sGFP转化农杆菌 | 第38页 |
·载体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38-39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和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39-40页 |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 | 第39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 第39-40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0页 |
·CTAB法抽提转化植株的基因组DNA | 第40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40页 |
·观察与摄影 | 第40-41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41-57页 |
·N-4X的创建 | 第41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41-43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根尖染色体观察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叶片气孔性状比较 | 第42-43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花粉育性比较 | 第43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农艺性状比较 | 第43-44页 |
·不同倍性日本晴的生长习性 | 第44-45页 |
·叶龄指数 | 第44-45页 |
·分蘖数 | 第45页 |
·pBA-YFP-TUA6和载体的验证 | 第45-47页 |
·pUbi-sGFP-ABD2-sGFP质粒的构建 | 第47-48页 |
·启动子Ubi基因的克隆 | 第47页 |
·pUbi-sGFP-ABD2-sGFP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Ubi基因的测序鉴定 | 第48页 |
·农杆菌转化子稳定性鉴定 | 第48-49页 |
·pBA-YFP-TUA6载体的酶切验证 | 第48页 |
·pUbi-sGFP-ABD2-sGFP载体的酶切验证 | 第48-49页 |
·农杆菌介导pBA-YFP-TUA6载体转化水稻及其验证分析 | 第49-53页 |
·pBA-YFP-TUA6载体转化水稻 | 第49-50页 |
·共培养愈伤组织显色结果 | 第50-51页 |
·T_0代抗性植株的分子学检测 | 第51-52页 |
·YFP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表达情况 | 第52-53页 |
·农杆菌介导pUbi-sGFP-ABD2-sGFP载体转化水稻及其验证分析 | 第53-57页 |
·pUbi-sGFP-ABD2-sGFP载体转化水稻 | 第53-54页 |
·共培养愈伤组织显色结果 | 第54-55页 |
·T_0代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55-56页 |
·sGFP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表达情况 | 第56-57页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