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海造地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 2 国内外围海造地工程的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 ·国外围海造地工程的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 ·荷兰 | 第14页 |
| ·韩国 | 第14-15页 |
| ·日本 | 第15页 |
| ·我国围海造地工程的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 3 围海造地工程的正负效应分析 | 第18-24页 |
| ·围海造地工程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 ·围海造地工程的效应 | 第18-24页 |
| ·围海造地工程的正效应 | 第19-21页 |
| ·围海造地工程的负效应 | 第21-24页 |
| 4 围海造地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第24-32页 |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4-25页 |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5-26页 |
|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25-26页 |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9页 |
| ·建立优先关系矩阵 | 第26-28页 |
| ·构建模糊一致矩阵 | 第28页 |
| ·层次单排序 | 第28页 |
| ·层次总排序 | 第28-29页 |
| ·建立评价指标评价集 | 第29-30页 |
|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第30页 |
| ·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 第30-32页 |
| 5 综合效益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2-51页 |
| ·工程概况及背景资料分析 | 第32-40页 |
| ·地理位置 | 第32-34页 |
| ·区域划分 | 第34-36页 |
| ·项目选址条件分析 | 第36-37页 |
| ·经营模式分析 | 第37-38页 |
| ·项目的重要性分析 | 第38-40页 |
|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40-48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40-47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第47页 |
| ·综合效益评价计算 | 第47-48页 |
| ·项目效益总结 | 第48-51页 |
| 6 提高围海造地综合效益的建议 | 第51-54页 |
| ·对围海造地的资源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 第51页 |
| ·建立围海造地工程跟踪监测和后期评估制度 | 第51页 |
| ·制定我国近期围海造地规划的整体目标 | 第51-52页 |
| ·重视事前控制 | 第52页 |
| ·因地制宜建立围海造地的综合评价体系 | 第52-53页 |
| ·建立健全围海造地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3-5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