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诚信及其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5-2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2章 大学诚信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28-57页 |
·诚信的基本内涵 | 第28-36页 |
·诚信内涵的历史溯源 | 第28-31页 |
·诚信内涵的现代阐释 | 第31-33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3-36页 |
·大学的本质及其职能 | 第36-43页 |
·大学的产生及其本质 | 第36-39页 |
·大学的职能及其发展 | 第39-43页 |
·大学诚信的内涵与本质 | 第43-49页 |
·大学诚信的内涵 | 第43-46页 |
·大学诚信的本质 | 第46-49页 |
·大学诚信的主要特征 | 第49-52页 |
·生成动机:超功利性 | 第49-50页 |
·作用机制:重自律性 | 第50页 |
·运行过程:易遮蔽性 | 第50-51页 |
·影响范围:强辐射性 | 第51-52页 |
·大学诚信的内容结构 | 第52-57页 |
·理念层面的大学诚信 | 第53-54页 |
·制度层面的大学诚信 | 第54-55页 |
·实践层面的大学诚信 | 第55-57页 |
第3章 大学诚信的价值阐释 | 第57-82页 |
·大学诚信的组织价值 | 第57-65页 |
·高深知识:大学工作的基本材料 | 第58-60页 |
·诚实守信:智性活动的首要原则 | 第60-63页 |
·组织发展:大学诚信的内在价值 | 第63-65页 |
·大学诚信的个体价值 | 第65-73页 |
·塑造个体诚信品格 | 第66-68页 |
·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 第68-71页 |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71-73页 |
·大学诚信的社会价值 | 第73-82页 |
·社会诚信生态链的关键环节 | 第73-76页 |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杠杆 | 第76-79页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 第79-82页 |
第4章 大学诚信失范的理性省思 | 第82-108页 |
·大学诚信失范的主要表现 | 第82-88页 |
·教学诚信失范 | 第82-85页 |
·科研诚信失范 | 第85-87页 |
·服务诚信失范 | 第87-88页 |
·大学诚信失范的严重危害 | 第88-97页 |
·阻滞高等教育进程 | 第89-92页 |
·妨碍大学人自我完善 | 第92-95页 |
·削减社会发展动力 | 第95-97页 |
·大学诚信失范的成因剖析 | 第97-108页 |
·宏观层面:外界环境的制约 | 第97-100页 |
·中观层面:高等教育的积弊 | 第100-105页 |
·微观层面:主体德性的迷失 | 第105-108页 |
第5章 道德教化:大学诚信建设的首要环节 | 第108-126页 |
·诚信教育是培育大学诚信精神的逻辑基石 | 第108-112页 |
·个体诚信道德:确立组织诚信精神的前提条件 | 第108-110页 |
·组织诚信教育:培育个体诚信道德的必要选择 | 第110-112页 |
·增强大学诚信教育理念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 第112-118页 |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指导 | 第112-113页 |
·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113-116页 |
·以“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 | 第116-118页 |
·提升大学诚信教育实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第118-126页 |
·完善大学诚信教育主体 | 第118-121页 |
·优化大学诚信教育内容 | 第121-123页 |
·创新大学诚信教育方法 | 第123-124页 |
·深化大学诚信教育研究 | 第124-126页 |
第6章 制度安排:大学诚信建设的必要保障 | 第126-145页 |
·制度与大学诚信建设 | 第126-130页 |
·何谓制度 | 第126-128页 |
·制度何为 | 第128-130页 |
·大学诚信制度化 | 第130-137页 |
·建立教学诚信制度 | 第130-133页 |
·健全学术诚信制度 | 第133-135页 |
·完善服务诚信制度 | 第135-137页 |
·大学制度诚信化 | 第137-145页 |
·大学制度诚信化的重要意义 | 第137-139页 |
·大学制度诚信化的具体要求 | 第139-141页 |
·大学制度诚信化的实现路径 | 第141-145页 |
第7章 环境优化:大学诚信建设的条件支撑 | 第145-154页 |
·政治环境优化 | 第145-148页 |
·增强政府诚信供给 | 第145-146页 |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 第146-148页 |
·经济环境优化 | 第148-150页 |
·开展经济诚信教育 | 第148-149页 |
·推进经济诚信实践 | 第149-150页 |
·文化环境优化 | 第150-154页 |
·发展社会主义诚信文化 | 第150-152页 |
·促进知识创新体制改革 | 第152-154页 |
结语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