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亚运会信息系统资源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4-23页 |
·系统架构分析 | 第14页 |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4-21页 |
·实现多层次基础架构的统一管理 | 第14页 |
·实现多场馆分布的统一管理 | 第14-15页 |
·实现多业务系统的有序统一管理 | 第15页 |
·实现多管理功能的统一平台 | 第15页 |
·网元可视化管理 | 第15-16页 |
·主机可视化管理 | 第16-17页 |
·存储可视化管理 | 第17-18页 |
·应用可视化管理 | 第18-19页 |
·网络拓扑可视化管理 | 第19页 |
·日志可视化管理 | 第19-20页 |
·告警管理 | 第20页 |
·系统策略管理 | 第20-21页 |
·多级用户分权管理 | 第21页 |
·界面展现 | 第21页 |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信息保密措施 | 第21-22页 |
·海量采集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3-45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系统体系架构 | 第24-26页 |
·系统部署架构 | 第26-29页 |
·资源发现模块的设计 | 第29-32页 |
·发现模块流程 | 第29页 |
·数据库操作 | 第29-30页 |
·控制并发资源 | 第30页 |
·控制通知引擎 | 第30-32页 |
·资源可视化模块的设计 | 第32-36页 |
·模块描述 | 第32-34页 |
·创建可视化及其对象 | 第34-35页 |
·控制可视化及其对象 | 第35-36页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36-40页 |
·数据采集流程 | 第36-37页 |
·数据采集类图 | 第37页 |
·分布式轮询架构 | 第37-39页 |
·分布式轮询的故障转移 | 第39-40页 |
·故障管理模块的设计 | 第40-45页 |
·故障管理架构 | 第40-41页 |
·事件模块 | 第41-42页 |
·告警模块 | 第42-44页 |
·策略模块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关键技术实现 | 第45-60页 |
·持久化服务的实现 | 第45-47页 |
·数据库参数配置 | 第45页 |
·数据库模式配置 | 第45-46页 |
·对象持久化配置 | 第46-47页 |
·核心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7-50页 |
·资源发现到展现的程序流程 | 第47-49页 |
·资源可视化到告警的程序流程 | 第49-50页 |
·故障转移技术的实现 | 第50-57页 |
·采集服务器故障转移 | 第50-53页 |
·监控服务器故障转移 | 第53-55页 |
·数据库的故障转移 | 第55-57页 |
·多维界面展现的实现 | 第57-60页 |
·逻辑展现系统的叶子节点的实现 | 第57-58页 |
·逻辑展现状态灯定制及展现实现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系统运行效果 | 第60-68页 |
·多维界面展现 | 第60-64页 |
·首页展现 | 第60-61页 |
·逻辑展现 | 第61-62页 |
·物理展现 | 第62-63页 |
·拓扑展现 | 第63-64页 |
·系统功能展现 | 第64-68页 |
·资源监控总览 | 第64-65页 |
·资源可视化 | 第65-66页 |
·网络拓扑可视化 | 第66-67页 |
·事件管理 | 第67页 |
·报警管理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