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邯郸市农村土地养老保障现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一、导论第11-15页
 (一) 选题意义第11-13页
  1. 农村人口老龄化给农村养老保障提出严峻挑战第11页
  2. 土地收入仍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第11-12页
  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养老保障出现新的变化第12-13页
 (二) 研究现状第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 创新之处第14页
 (五) 结构安排第14-15页
二、相关理论简述第15-20页
 (一) 土地制度的涵义第15页
 (二) 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第15-16页
 (三) 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第16页
 (四) 农村养老保障的涵义第16-17页
 (五) 农村养老保障的模式第17-20页
  1. 老年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第17-19页
  2. 家庭观念的弱化对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第19-20页
三、邯郸市农村土地养老保障的问题第20-32页
 (一) 邯郸市土地养老保障程度在逐渐弱化第20-23页
  1. 土地收入在养老经济支持中的比重下降第20页
  2. 不同农户对土地养老支持程度的态度第20-23页
 (二) 邯郸市土地养老保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3-27页
  1. 调查村土地使用状况第23-24页
  2. 经营面积对土地养老保障的影响第24-26页
  3. 种植结构对土地养老保障的影响第26页
  4. 经营方式对土地养老保障的影响第26-27页
 (三) 当前土地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1. 土地养老保障能力在不断弱化第28-30页
  2. 土地仍然承担着重要的养老功能第30-32页
四、邯郸市农村土地养老保障的实现机制第32-42页
 (一)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第32-36页
  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特征及缺陷第32-34页
  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目标第34-35页
  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养老的影响第35-36页
 (二) 农村土地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第36-38页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36-37页
  2. 公司加农户模式第37页
  3. 家庭农场经营第37-38页
 (三) 土地从生存保障到投资保障第38-42页
  1. 土地股份合作制第38-39页
  2. 宅基地的使用权第39-40页
  3. 土地换保障第40-42页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42-47页
 (一) 研究结论第42-44页
  1. 土地对农村养老的作用虽然弱化,但是作为社会养老的补充依然不可或缺第42页
  2. 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土地价值的实现对弥补养老缺口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第42-43页
  3. 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自我养老能力第43页
  4. 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提高土地养老保障程度第43-44页
 (二) 对策建议第44-47页
  1. 明晰产权,把土地作为农民养老保障的最后防线第44-45页
  2. 保障农村老人的土地发展权,提高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第45页
  3. 建立资源整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体系的思考--以湖北宜都市青林寺谜语传承人为例
下一篇: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司法实践及完善之探究--以J市法院陪审实践工作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