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电流模式电路 | 第14-16页 |
| ·电流模式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 第14-15页 |
| ·电流模式电路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及其构成的电流模式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的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 ·基于 CDBA 的电流模式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基于 CDBA 的二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 第17-19页 |
| ·基于 CDBA 的高阶电流模式滤波器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2章 CMOS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基础 | 第22-36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电流模式标准模块构成的 CDBA | 第22-25页 |
|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的端口特性及电路符号 | 第22-23页 |
| ·CCII (第二代电流传输器)及 CFA (电流反馈放大器)原理 | 第23-25页 |
|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电路的实现电路 | 第25-28页 |
| ·CDBA 的组合器件实现 | 第25-26页 |
| ·CDBA 的双极性晶体管实现 | 第26页 |
| ·CDBA 的 CMOS 实现 | 第26-27页 |
| ·CDBA 的 BiCMOS 工艺实现 | 第27-28页 |
| ·CDBA 的应用 | 第28-32页 |
| ·滤波器原理 | 第32-35页 |
| ·滤波器的类型 | 第33-34页 |
| ·滤波器设计方法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一种新型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的设计 | 第36-51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新型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电路实现 | 第36-46页 |
| ·提出的 CDBA 电路 | 第36-38页 |
| ·倒置的电压跟随电流源(FVFCS) | 第38-39页 |
| ·改进型威尔逊电流镜 | 第39-44页 |
| ·电压缓冲放大器 | 第44-46页 |
| ·CDBA 电路的仿真结果 | 第46-49页 |
| ·与相关论文的性能比较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CDBA 电流模式滤波器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基于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的电流模式高阶滤波器 | 第51-58页 |
|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 第52-56页 |
| ·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 | 第56-58页 |
| ·基于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的二阶滤波器 | 第58-64页 |
| ·基于两个 CDBA 的单输入多输出双二阶滤波器 | 第59-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