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主体功能区划优化研究--以浏西新区发展规划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现实需求 | 第10-11页 |
·发展需求 | 第11页 |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1-16页 |
·传统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资源环境现状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主体功能区溯源 | 第16-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我国区划理论的演变 | 第18-19页 |
·国内主体功能区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研究章节简介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研究概况 | 第24-34页 |
·浏西新区概况 | 第24-25页 |
·区位 | 第24页 |
·自然状况 | 第24-25页 |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体系 | 第25-30页 |
·主体功能区划释义 | 第25-26页 |
·区域规划的主要特征 | 第26-28页 |
·区域规划的规划原则 | 第28-30页 |
·针对四种主体功能区的行政政策 | 第30-34页 |
·优化开发区 | 第30-31页 |
·重点开发区 | 第31-32页 |
·限制开发区 | 第32-33页 |
·禁止开发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镇域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4-44页 |
·因子的确定 | 第34-35页 |
·基础数据收集 | 第35-36页 |
·基础数据处理 | 第36页 |
·评价指标统一量纲处理 | 第36页 |
·因子权重的计算 | 第36-39页 |
·求解和检验 | 第39-41页 |
·资源环境重要度 | 第40页 |
·现有开发密度 | 第40页 |
·未来开发潜力 | 第40-41页 |
·综合评价 | 第41-43页 |
·聚类方法 | 第41-42页 |
·分区结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区域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4-56页 |
·生态敏感性分析 | 第44-47页 |
·水域与自然保护区因子 | 第44-45页 |
·用地敏感性分析 | 第45-46页 |
·综合评价 | 第46-47页 |
·空间通达力分析 | 第47-50页 |
·地形分析 | 第48-49页 |
·公路缓冲区分析 | 第49-50页 |
·综合叠加分析 | 第50页 |
·主体功能类型的二维判别矩阵 | 第50-52页 |
·优化分析 | 第52-53页 |
·判别矩阵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 | 第56-60页 |
·论文成果 | 第56-57页 |
·在区划界线方面 | 第56页 |
·在区域发展格局方面 | 第56-5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