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GIS的主体功能区划优化研究--以浏西新区发展规划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选题依据第10-11页
     ·现实需求第10-11页
     ·发展需求第11页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11-16页
     ·传统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1-13页
     ·资源环境现状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6-20页
     ·主体功能区溯源第16-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我国区划理论的演变第18-19页
     ·国内主体功能区实证研究第19-20页
   ·研究设计第20-24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研究章节简介第21-24页
第二章 研究概况第24-34页
   ·浏西新区概况第24-25页
     ·区位第24页
     ·自然状况第24-25页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体系第25-30页
     ·主体功能区划释义第25-26页
     ·区域规划的主要特征第26-28页
     ·区域规划的规划原则第28-30页
   ·针对四种主体功能区的行政政策第30-34页
     ·优化开发区第30-31页
     ·重点开发区第31-32页
     ·限制开发区第32-33页
     ·禁止开发区第33-34页
第三章 镇域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4-44页
   ·因子的确定第34-35页
   ·基础数据收集第35-36页
   ·基础数据处理第36页
     ·评价指标统一量纲处理第36页
   ·因子权重的计算第36-39页
   ·求解和检验第39-41页
     ·资源环境重要度第40页
     ·现有开发密度第40页
     ·未来开发潜力第40-41页
   ·综合评价第41-43页
     ·聚类方法第41-42页
     ·分区结果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区域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4-56页
   ·生态敏感性分析第44-47页
     ·水域与自然保护区因子第44-45页
     ·用地敏感性分析第45-46页
     ·综合评价第46-47页
   ·空间通达力分析第47-50页
     ·地形分析第48-49页
     ·公路缓冲区分析第49-50页
     ·综合叠加分析第50页
   ·主体功能类型的二维判别矩阵第50-52页
   ·优化分析第52-53页
     ·判别矩阵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五章 成果与展望第56-60页
   ·论文成果第56-57页
     ·在区划界线方面第56页
     ·在区域发展格局方面第56-57页
   ·主要创新点第57页
   ·研究展望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岳阳市核心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的矿用电动挖掘机数字式直流调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