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生态经济的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国内生态经济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生态经济及其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生态经济的内涵和运行原则 | 第19-21页 |
·生态经济的内涵和特点 | 第19-20页 |
·生态经济的运行原则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清洁生产 | 第21页 |
·循环经济 | 第21-22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22-23页 |
第3章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丹江口库区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第23页 |
·丹江口库区概况 | 第23-24页 |
·丹江口库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是维护库区生态环境,保障库区水质安全的迫切要求 | 第25-26页 |
·是保障库区人民利益,推进库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6-27页 |
·丹江口库区发展生态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 第27-29页 |
·农业污染 | 第27页 |
·工业污染 | 第27-28页 |
·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 | 第28页 |
·生态环境脆弱 | 第28-29页 |
第4章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 第29-40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 第29-32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生态发展 | 第29-30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生态产业 | 第30-31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方法:生态技术 | 第31-32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措施 | 第32-36页 |
·建立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 | 第32-34页 |
·打造现代生态工业产业体系 | 第34页 |
·发展库区现代生态服务业 | 第34-36页 |
·丹江口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36-40页 |
·探索和建立跨区域的统一的长期稳定的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建立和完善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 第37页 |
·对丹江口库区发展生态产业给予积极的政策导向 | 第37-38页 |
·为丹江口库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 第38页 |
·切实提高和发挥丹江口库区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 第38-40页 |
第5章 库区生态经济发展实例探析 - - -郧县 | 第40-47页 |
·郧县的基本概况 | 第40页 |
·郧县发展生态经济经济的 SW O T 分析 | 第40-43页 |
·优势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劣势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机会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威胁因素分析 | 第43页 |
·郧县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 | 第43-47页 |
·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 第43-44页 |
·壮大生态工业,增强经济实力 | 第44-45页 |
·激活生态旅游业,增强发展活力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