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际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桥梁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的研究 | 第15-20页 |
·桥梁现状对本系统的要求及解决方法 | 第15页 |
·系统的监测项目的选择 | 第15-16页 |
·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的确定 | 第16-20页 |
·环境监测 | 第17页 |
·几何变形监测 | 第17-18页 |
·荷载状况监测 | 第18页 |
·桥梁结构静、动力效应的监测 | 第18-20页 |
第3章 传感器布设和损伤评价等关键技术的分析 | 第20-39页 |
·传感器的选用和优化布设 | 第20-30页 |
·传感器的选用类型比较 | 第20页 |
·光纤传感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传感器的优化布设 | 第25-30页 |
·损伤识别的基本原理及评价方法研究 | 第30-37页 |
·损伤识别的基本原理 | 第30-35页 |
·主要性能评价方法 | 第35-37页 |
·本系统中的损伤诊断和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第37-39页 |
·“基于设计理论的极值包络法”的原理 | 第37-38页 |
·“基于设计理论的极值包络法”的发展 | 第38-39页 |
第4章 青龙场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健康监测的实施及初步成果 | 第39-64页 |
·传感器合理布置位置的确定 | 第39-46页 |
·自振特性分析 | 第39-45页 |
·传感器合理布置位置 | 第45-46页 |
·状态数据采集监测 | 第46-51页 |
·结构变位监测 | 第46-47页 |
·吊杆索力监测 | 第47-48页 |
·系杆索力监测 | 第48-49页 |
·应力(应变)监测 | 第49-51页 |
·温度场监测 | 第51页 |
·监测数据分析和性能评价 | 第51-61页 |
·设计最不利活载计算分析 | 第52-57页 |
·基础沉降计算分析 | 第57-58页 |
·第一类稳定分析(曲屈分析) | 第58-61页 |
·系统建成后的初步成果 | 第61-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系统研究解决和实现的问题 | 第64页 |
·系统将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