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 ·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9-11页 |
| ·国外生产合作组织的起源 | 第9页 |
| ·国内生产合作组织的起源 | 第9页 |
| ·国内外专业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 第9-10页 |
| ·专业生产合作组织成立发展的意义 | 第10页 |
| ·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我国烤烟生产组织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分析 | 第11页 |
| ·我国烤烟生产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 第11页 |
| ·我国烤烟生产组织现状分析 | 第11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第11-12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 第12页 |
| ·烤房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第12页 |
| ·烟农的权利和积极性不够 | 第12页 |
| ·高素质的专业化烘烤人才缺乏和技术及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 第12页 |
| ·政府和烟草部门的政策和风险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 第12-13页 |
| ·曲靖专业化烘烤独特的优势 | 第13-16页 |
| ·海拔优势 | 第13页 |
| ·土壤优势 | 第13-14页 |
| ·气候优势(日照\温湿度\光照\降雨) | 第14页 |
| ·实施全方位服务,构建风险保障机制 | 第14页 |
| ·QTP 管理组织形式 | 第14-16页 |
| 2 引言 | 第16-17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对比试验 | 第17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配套烘烤工艺—密集烘烤过程中风机变频技术研究 | 第17页 |
| ·测定内容 | 第17-18页 |
| ·感官评吸 | 第17页 |
| ·常规化学成分 | 第17-18页 |
| ·中性香气成分 | 第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19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41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形式的研究 | 第19-29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的内涵实质 | 第19-20页 |
| ·烘烤大户的概念与内涵 | 第19-20页 |
| ·烘烤服务中心的概念与内涵 | 第20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 第20-23页 |
| ·烘烤大户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 第20-21页 |
| ·烘烤服务中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 第21-23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的流程体系 | 第23-27页 |
| ·烘烤大户流程体系 | 第23-25页 |
| ·烘烤服务中心流程体系 | 第25-27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的保障体系 | 第27-29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的绩效考核 | 第27-28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的管理 | 第28-29页 |
| ·不同专业化烘烤组织形式运行效果 | 第29-36页 |
| ·烟叶经济效益 | 第29页 |
| ·烟叶烘烤成本 | 第29-30页 |
| ·烘烤各环节用工 | 第29-30页 |
| ·烘烤能耗 | 第30页 |
| ·烘烤总成本 | 第30页 |
| ·不同烘烤组织形式烘烤技术落实率 | 第30-32页 |
| ·采收环节 | 第30-31页 |
| ·编烟环节 | 第31页 |
| ·烘烤环节 | 第31页 |
| ·烘烤的综合落实率 | 第31-32页 |
| ·外观质量 | 第32-33页 |
| ·烤后烟化成成分 | 第33页 |
| ·香气物质 | 第33-36页 |
| ·评吸质量 | 第36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配套烘烤工艺对比研究 | 第36-41页 |
| ·外观质量 | 第36-37页 |
| ·常规化学成分 | 第37-38页 |
| ·中性香气物质 | 第38-39页 |
| ·评吸质量分析 | 第39-40页 |
| ·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1-44页 |
| ·不同专业化烘烤组织形式研究 | 第41页 |
| ·不同专业化烘烤组织形式运行效果及烤后烟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配套烘烤工艺对比研究 | 第42页 |
| ·专业化烘烤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ABSTRACT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