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关于报关专业化的研究 | 第12页 |
·关于优化通关作业模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关于政府支持体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报关行业技术平台的研究 | 第14页 |
·关于报关行业法律体系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报关行业运作专业化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相关方法 | 第17页 |
5 湖南报关行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17页 |
·区域经济学理论 | 第17页 |
·新经济地理学 | 第17-18页 |
·国际贸易理论 | 第18页 |
6 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 | 第18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报关行业概述 | 第19-27页 |
1 报关行业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报关的内涵 | 第19页 |
·报关的概念 | 第19页 |
·报关的具体范围 | 第19页 |
·报关企业的内涵 | 第19-20页 |
·报关企业的概念 | 第19页 |
·报关企业的设立条件 | 第19-20页 |
·报关企业的类型 | 第20页 |
·报关员的内涵 | 第20-21页 |
·报关员的含义 | 第20页 |
·报关员的任职条件 | 第20-21页 |
2 报关行业呈现的主要特征 | 第21-23页 |
·报关行业发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时代背景和经济基础 | 第21-22页 |
·报关行业具备中国特色的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3 报关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23-24页 |
·报关行业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报关行业的必要性 | 第24页 |
4 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 | 第24-27页 |
·中国报关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24-25页 |
·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24页 |
·中国报关行业现状 | 第24-25页 |
·中国报关行业的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外贸进口量的增长促进报关行业发展 | 第25-26页 |
·报关企业类型的多样化 | 第26页 |
·跨地域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湖南报关行业的发展演变及现状概述 | 第27-33页 |
1 湖南报关行业的发展历程 | 第27页 |
2 湖南省报关行业的发展情况 | 第27-33页 |
·湖南报关行业总量分析 | 第27-29页 |
·湖南省报关行业的地理分布 | 第29-31页 |
·"一群两翼"布局的构建 | 第29-30页 |
·按照"一群两翼"布局建设与发展报关行业 | 第30-31页 |
·湖南报关从业人员队伍现状分析 | 第31-33页 |
·注册报关员的学历有了较大提高 | 第31页 |
·注册报关员的从业年限整体偏短 | 第31-32页 |
·注册报关员的流动性较大 | 第32页 |
·注册报关员的报关差错率仍然较高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湖南省报关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1 湖南省报关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报关市场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准入门槛降低后,报关企业供大于求,呈现恶性竞争 | 第33页 |
·报关行为与海关现代化管理要求不匹配 | 第33-34页 |
·申报质量差、口岸通关效率低 | 第34页 |
·报关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管理者素质不高,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不高 | 第34页 |
·缺乏核心竞争力,"价格"成为主要竞争筹码;"挂靠"为主要从业形式,不正当竞争屡见不鲜 | 第34-35页 |
·专业、代理报关企业服务处于"简单代理"阶段;自理报关企业对报关行业务认识不足 | 第35页 |
2 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历史原因 | 第35-36页 |
·外贸发展原因 | 第36-37页 |
·技术原因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发展湖南省报关行业的对策研究 | 第38-50页 |
1 加强报关行业自律管理 | 第38-40页 |
·明确界定报关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 | 第38-39页 |
·树立"超前"意识,积极推动报关协会建设 | 第39页 |
·理好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加强行业管理 | 第39-40页 |
·完善湖南报关协会的自身建设 | 第40页 |
·实施报关复核制度,促进报关行业自律 | 第40页 |
2 加强报关员职业标准化、报关行业服务标准的建设 | 第40-42页 |
·制定职业标准,规范报关员的职业行为,提高报关员素质 | 第41页 |
·实行报关员分级管理,有效地保证报关质量 | 第41-42页 |
3 全面提高报关、通关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 第42-45页 |
·湖南各海关全面提高报关、通关管理效率 | 第42-44页 |
·加强报关业务培训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形成"一盘棋"思想,全面提高通关效率 | 第42-43页 |
·简化通关作业流程,强化岗位联动 | 第43页 |
·建章立制,完善"预约加班"、监装、监卸措施 | 第43-44页 |
·公开服务热线,提供通关咨询 | 第44页 |
·全面提高报关企业服务质量 | 第44-45页 |
·普及电子化操作,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第44页 |
·提高国际物流一体化服务水平,全面实施流程管理 | 第44-45页 |
·提高服务的信用保证,促使疑难经营向速度经营转变,注重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 第45页 |
·实现单一监管向多重监管转变,注重加强合作经营 | 第45页 |
4 完善报关法律法规 | 第45-47页 |
·加强报关行业协会法制化建设,完善报关行业协会相关法律法规,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 第45-46页 |
·完善报关行业自律规范 | 第46页 |
·完善报关行业协会的法律 | 第46页 |
·完善报关立法 | 第46-47页 |
5 注重运用非行政手段暨市场导向规范行业发展 | 第47-50页 |
·增强行业协会的公信力 | 第47页 |
·充分发挥报关行业的市场导向作用 | 第47-50页 |
·发挥中国报关行业协会对报关市场的整体导向作用 | 第47-48页 |
·采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发挥湖南报关行业的市场导向作用,实现区域通关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