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1 法律传播概述 | 第9-14页 |
·法律传播的概念 | 第9-10页 |
·法律传播的要素 | 第10-14页 |
·法律传播的主要要素 | 第10-12页 |
·法律传播的其他要素 | 第12-14页 |
2 对我国法律传播进行分析的角度定位——以“显示器”、“靶子”和“调节器”为研究视角 | 第14-16页 |
·“显示器”:传播主体+传播途径 | 第14页 |
·“靶子”:传播客体 | 第14-15页 |
·“调节器”:传播效果 | 第15-16页 |
3 对现今我国法律传播的三种主要模式中问题的分析 | 第16-30页 |
·对人际传播模式中问题的分析 | 第16-20页 |
·传播模式落后,对传播主体要求高 | 第16-18页 |
·受众主体性地位不受重视,参与度差 | 第18-19页 |
·欠缺实效性 | 第19-20页 |
·对组织传播模式中问题的分析 | 第20-23页 |
·传播主体责任不明确,公信力缺失 | 第21-22页 |
·受众主体性地位被忽视 | 第22-23页 |
·实效有限,效果不明显 | 第23页 |
·对大众传播模式中问题的分析 | 第23-30页 |
·社会责任缺失,缺乏应有秩序 | 第25-27页 |
·受众免疫力不足,欠缺主动性激励 | 第27-28页 |
·效果碎片化 | 第28-30页 |
4 如何应对现今我国法律传播的三种主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42页 |
·人际传播模式中问题的应对之道 | 第30-35页 |
·创新传播模式,提高传播主体素质 | 第30-32页 |
·重视受众地位,提高参与性 | 第32-34页 |
·改进陈旧机制,提高实效 | 第34-35页 |
·组织传播模式中问题的应对之道 | 第35-38页 |
·明确传播主体责任,提高公信力 | 第35-36页 |
·正确看待受众地位 | 第36-37页 |
·探索新模式,全力提高实效 | 第37-38页 |
·大众传播模式中问题的应对之道 | 第38-42页 |
·明确责任机制,回归应有秩序 | 第38-39页 |
·增强受众免疫力,激发主动性 | 第39-40页 |
·创新传播模式,整合效果体系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