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其他论文

基于STEM理念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发与设计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STEM教育的兴起第10-11页
        1.1.2 2017年新《科学》课标“技术与工程”内容的落实第11页
        1.1.3 STEM教育对课程改革的推进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2.1.1 STEM教育课程整合方式的转变第14页
        2.1.2 STEM教育与新科技结合第14页
        2.1.3 基于项目的STEM教育第14-15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2页
        2.2.1 中国STEM教育研究样本来源第15页
        2.2.2 中国STEM教育研究论文年分布状况第15-16页
        2.2.3 中国STEM教育研究关键词常用词网络图第16-17页
        2.2.4 中国STEM教育研究热点分析第17-22页
第3章 研究理论基础第22-28页
    3.1 核心概念界定第22-24页
        3.1.1 科学第22页
        3.1.2 技术第22页
        3.1.3 工程第22-23页
        3.1.4 数学第23页
        3.1.5 STEM教育第23-24页
    3.2 理论基础第24-25页
        3.2.1 建构主义第24页
        3.2.2 做中学第24-25页
        3.2.3 认知学习理论第25页
    3.3 STEM教育特点第25-28页
        3.3.1 跨学科性第25-26页
        3.3.2 情境性第26页
        3.3.3 合作性第26-28页
第4章 教学案例第28-52页
    4.1 STEM教育案例设计第28-30页
        4.1.1 教学分析第28-29页
        4.1.2 活动设计第29-30页
        4.1.3 教学评价第30页
    4.2 案例《隔音盒的设计与创作》第30-35页
        4.2.1 课程内容介绍第30-32页
        4.2.2 课程学习目标第32-33页
        4.2.3 教学过程第33-35页
    4.3 案例实施第35-37页
    4.4 测试评价第37-50页
        4.4.1 访谈法第40-42页
        4.4.2 问卷调查法第42-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6页
    5.1 研究结论第52-53页
    5.2 研究不足第53-54页
    5.3 研究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1 《隔音盒的设计与制作》导学案第60-62页
附录2 问卷第62-64页
附录3 学生《隔音盒的设计与制作》设计图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HF射频识别前端模块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Handel-C的算法硬件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