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校实验室的虚拟化计算资源优化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虚拟化综述 | 第12-15页 |
| ·高校实验室综述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 ·本文内容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第23-35页 |
| ·虚拟化技术 | 第23-32页 |
| ·虚拟化技术概述 | 第23-25页 |
| ·虚拟化技术原理 | 第25-27页 |
| ·虚拟化技术应用 | 第27-28页 |
| ·VMware 虚拟化技术 | 第28-30页 |
| ·桌面虚拟化技术 | 第30-32页 |
| ·时间表优化理论 | 第32-34页 |
| ·时间表概述 | 第32-33页 |
| ·课程表优化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面向高校实验室的虚拟化计算资源池平台 | 第35-47页 |
| ·构建目标分析 | 第35-37页 |
| ·传统实验室 | 第35-36页 |
| ·传统实验室存在问题分析 | 第36页 |
| ·计算资源池平台构建目标 | 第36-37页 |
| ·虚拟化计算资源池模型 | 第37-41页 |
| ·计算资源对象分析 | 第37-38页 |
| ·模型设计 | 第38-39页 |
| ·基于模型的计算资源池平台 | 第39-41页 |
| ·计算资源池模型分析 | 第41-46页 |
| ·资源对象的度量 | 第41-42页 |
| ·评价及分析 | 第42-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计算资源优化模型 | 第47-61页 |
| ·计算资源优化分析 | 第47-48页 |
| ·优化方向分析 | 第47页 |
| ·目标分析 | 第47-48页 |
| ·计算资源优化模型 | 第48-51页 |
| ·约束条件 | 第48-50页 |
| ·适应度函数 | 第50页 |
| ·资源优化模型数学描述 | 第50-51页 |
| ·优化模型求解及分析 | 第51-59页 |
| ·优化模型解存在性分析 | 第51-52页 |
| ·优化模型求解算法选择 | 第52-53页 |
| ·遗传算法设计 | 第53-57页 |
| ·案例数据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5章 基于优化模型的计算资源池管理系统 | 第61-78页 |
| ·虚拟化平台部署 | 第61-63页 |
| ·虚拟化套件部署 | 第61-62页 |
| ·网络部署 | 第62页 |
| ·存储部署 | 第62-63页 |
| ·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63-73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63-64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64-65页 |
| ·模块设计 | 第65-69页 |
| ·流程设计 | 第69-71页 |
| ·系统实现 | 第71-73页 |
| ·系统运行及分析 | 第73-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