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指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引言 | 第10页 |
·国内外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现状 | 第10-20页 |
·铅冶炼现状 | 第10-13页 |
·铅冶炼污染现状 | 第13-16页 |
·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 | 第16-20页 |
·污染防治技术发展趋势 | 第20页 |
·技术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国外技术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国内技术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 第24-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污染物质流分析 | 第27-37页 |
·生命周期法确定系统边界 | 第27-28页 |
·铅冶炼污染物质流分析 | 第28-31页 |
·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节点 | 第28-30页 |
·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铅冶炼污染防治关键工序 | 第31-36页 |
·冶炼工序 | 第31-33页 |
·“三废”治理工序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铅冶炼污染防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7页 |
·指标的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指标初选方法 | 第38-39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9-46页 |
·指标确定的依据 | 第39-41页 |
·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第41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2页 |
·指标说明及计算方法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研究 | 第47-6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7-52页 |
·权重确定的方法 | 第47-49页 |
·属性层次模型确定指标权重 | 第49-52页 |
·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52-56页 |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研究 | 第52-55页 |
·指标无量纲化方法确定 | 第55-56页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56-59页 |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56页 |
·属性综合评价法 | 第56-59页 |
·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评价 | 第59-6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9-63页 |
·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63-65页 |
·技术综合评价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应用案例研究 | 第67-74页 |
·数据调查及初步分析 | 第67-69页 |
·典型企业污染防治评价 | 第69-73页 |
·指标综合计算 | 第70-72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72-73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思考和建议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