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生物冶金 | 第10-16页 |
·生物冶金的原理 | 第10-13页 |
·浸出微生物的种类 | 第13-14页 |
·抑制生物冶金的因子 | 第14-15页 |
·生物冶金的挑战和未来 | 第15-16页 |
·微生物-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6-20页 |
·Extended-DLVO理论计算细菌-矿物界面作用力 | 第17页 |
·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细菌-矿物界面作用力 | 第17-20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2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菌株及其生长条件 | 第22页 |
·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22页 |
·热力学理论和Extended-DLVO理论 | 第22-25页 |
·热力学理论 | 第22-24页 |
·Extended-DLVO理论 | 第24-25页 |
·细菌细胞在AFM悬臂上的固定 | 第25-26页 |
·黄铜矿矿块的制备 | 第26页 |
·Zeta电位以及接触角的测量 | 第26页 |
·监测细菌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 第26页 |
·AFM的操作 | 第26-27页 |
·生物浸出试验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其与黄铜矿的表面性质 | 第28-34页 |
·细菌的生长曲线 | 第28-30页 |
·细菌的表面形貌 | 第30-31页 |
·细菌和矿物的表面性质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用Extended-DLVO理论计算细菌-矿物间相互作用力 | 第34-41页 |
·EPS缺损前后细菌以及黄铜矿的表面能参数 | 第34页 |
·黄铜矿微生物浸出体系的表面热力学 | 第34-35页 |
·黄铜矿与细菌之间的Extended-DLVO势能曲线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借助AFM测量细菌-矿物间相互作用力 | 第41-49页 |
·细胞探针的扫描电镜图 | 第41-42页 |
·力曲线的生物解析 | 第42-43页 |
·不同细菌与黄铜矿间相互作用的比较 | 第43-45页 |
·EPS缺损细菌对黄铜矿的相互作用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吸附力-吸附行为-生物浸出之间的关系 | 第49-57页 |
·细菌在黄铜矿上的吸附行为 | 第49-50页 |
·生物浸出试验 | 第50-55页 |
·吸附力、吸附行为及生物浸出的联系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