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旗帜”的陨落与“方向”的迷失--试论赵树理“十七年”创作的矛盾性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6页
一、角色的错位与身份的尴尬第6-13页
 1、农民代言人身份与革命干部身份的矛盾第7-9页
 2、时代语境的遽变与惯常思维的断裂第9-11页
 3、"唯上"与"唯实"的冲突:"东西总部胡同"之争第11-13页
二、"真实生活"与"理想世界"之间的徘徊第13-21页
 1、沉重的现实与喧嚣的"乌托邦"第14-16页
 2、欲说还休:对政策的迎合与反对第16-18页
 3、"新人"的"失语"与"旧人"的"丰满"第18-21页
三、"迷失"何处:创作矛盾性的成因分析第21-27页
 1、"理性精神"的落潮与"霸权话语"的兴起第21-24页
 2、骨子里的"农民性"第24-25页
 3、民粹主义的羁绊第25-27页
四、矛盾背后的思考与启示第27-31页
 1、40-50年代社会转型条件下的作家的"尴尬"第27-28页
 2、"工农兵"文学的"辉煌"与"末路"第28-30页
 3、社会进步的沉重与文学发展的蹒跚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带地图的文学旅行——萧乾小说创作论
下一篇:温情与悲悯的诗意重奏--浅析汪曾祺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