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7页
目录第7-11页
Contents第11-16页
绪论第16-30页
 一、研究的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6-19页
 二、前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评析第19-25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25-26页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第26-27页
 五、本文的几点创新第27-30页
第一章 电力产业政府管制理论综述第30-60页
 第一节 自然垄断及其经济特征第30-34页
  一、自然垄断的定义第30-31页
  二、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第31-34页
  三、自然垄断的边界第34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垄断及政府管制理论第34-41页
  一、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第34-39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政府管制有关理论第39-41页
 第三节 西方的政府管制理论第41-51页
  一、政府管制及相关基本概念第41-43页
  二、政府管制的经济原理分析第43-45页
  三、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政府管制的主要理论述评第45-51页
 第四节 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研究第51-59页
  一、电力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第51-52页
  二、电力系统的构成及自然垄断性解析第52-55页
  三、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需求第55-56页
  四、电力产业政府管制的主要手段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二章 国际电力产业管制改革概况第60-76页
 第一节 改革前的国际电力产业管理体制第60-66页
  一、改革前的电力产业经营模式第60-61页
  二、原有管理体制的类型第61-65页
  三、原有管理体制的缺陷第65-66页
 第二节 国际电力产业管制改革背景第66-71页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力管理体制产生冲击第66-68页
  二、电力的全球化推进了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进程第68-69页
  三、政府管制理论为电力产业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第69页
  四、各方的利益驱动加快了电力产业改革的步伐第69-70页
  五、世界银行的扶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70页
  六、其他领域和地区的示范效应第70-71页
 第三节 国际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基本框架第71-75页
  一、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第71页
  二、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基本途径第71-74页
  三、电力产业管制改革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三章 国际电力产业管制改革实证研究——以英美及拉美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例第76-110页
 第一节 英国的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第76-85页
  一、英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历程第76-78页
  二、英国的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第78-84页
  三、英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简评第84-85页
 第二节 美国加州电力市场改革第85-92页
  一、加州电力市场模式简介第85-89页
  二、加州电力危机第89-91页
  三、加州电力改革简评第91-92页
 第三节 拉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第92-108页
  一、智利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第93-95页
  二、阿根廷的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第95-102页
  三、巴西的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第102-107页
  四、拉丁美洲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简评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四章 国际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比较与启示第110-132页
 第一节 英美及拉美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力产业管制改革比较第110-119页
  一、改革的起因比较第110-113页
  二、改革的目标比较第113-114页
  三、改革的模式比较第114-117页
  四、改革的效果比较第117-119页
 第二节 国际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最新进展第119-123页
  一、再掀并购重组热潮第119页
  二、电力大市场加快推进第119-121页
  三、低碳能源机制日渐形成第121-122页
  四、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日趋丰富第122-123页
 第三节 改革的经验与启示第123-131页
  一、改革必须符合电力产业特征与国情,确定合理目标和重点第123-125页
  二、改革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政府的监管第125-126页
  三、改革的方案应设计周全,实施应循序渐进第126-127页
  四、改革的管制及竞争程度均应适度均衡第127-129页
  五、改革应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第129-130页
  六、改革应建立竞争开放的电力市场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五章 中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及效果检验第132-162页
 第一节 我国的电力产业管制改革历程第132-137页
  一、改革前的我国电力产业管制(1949—1985)第132-133页
  二、第一轮:从中央垂直垄断管理到集资办电(1985—1997)第133-135页
  三、第二轮:集资办电到市场化改革的探索阶段(1997—2002)第135-136页
  四、第三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全面启动阶段(2002年—至今)第136-137页
 第二节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举措第137-146页
  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第137-138页
  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第138-146页
 第三节 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6-153页
  一、改革的成效第146-148页
  二、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8-153页
 第四节 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效果的实证检验第153-161页
  一、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标准第153-154页
  二、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指标的说明第154-156页
  三、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效果的计量检验第156-158页
  四、实证数据说明第158-159页
  五、计量结果及分析第159-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2页
第六章 “十二五”期间深化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第162-184页
 第一节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第162-169页
  一、电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162-164页
  二、电力产业供需形势分析第164-169页
 第二节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及侧重点第169-175页
  一、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确定改革的方向第169-171页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171-172页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战略重点第172-175页
 第三节 深化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第175-183页
  一、建设和完善电力行业法律框架第175-177页
  二、集中和健全管制职能第177-178页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第178-180页
  四、打造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电力产业格局第180-183页
  五、提高电力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183页
 本章小结第183-184页
结论第184-188页
附录第188-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202-204页
致谢第204-206页
个人简历第206-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的地位
下一篇:基于系统理论的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