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7-8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强制储蓄理论 | 第14页 |
二、流动性约束理论 | 第14-15页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四、互助性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住房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 | 第17-24页 |
一、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17-18页 |
二、德国合同住房储蓄 | 第18-19页 |
三、美国住房保障制度 | 第19-20页 |
四、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20-22页 |
五、代表性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比较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有效性评价 | 第24-43页 |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有效性分析框架的建立 | 第24-25页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5-27页 |
(一) 政策公平性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二) 资金运作效率评价指标 | 第26页 |
(三)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三、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27-43页 |
(一) 机制设计评价 | 第27-30页 |
(二) 政策公平性评价 | 第30-33页 |
(三) 资金运作效率评价 | 第33-36页 |
(四) 可持续性评价 | 第36-43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3页 |
二、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 完善住房公积金治理结构 | 第43-44页 |
(二) 提高住房公积金运作效率 | 第44-45页 |
(三) 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 | 第45-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