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H-亚磷酸酯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H-亚磷酸酯的结构 | 第13页 |
·H-亚磷酸酯的互变异构 | 第13-14页 |
·H-亚磷酸酯的合成 | 第14页 |
·H-亚磷酸酯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 | 第14-17页 |
·H-亚磷酸酯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 | 第17-22页 |
·H-亚磷酸酯及其衍生物在聚合物中应用 | 第17页 |
·H-亚磷酸酯参与的Atherton-Todd反应 | 第17-18页 |
·H-亚磷酸酯参与的加成反应 | 第18-20页 |
·H-亚磷酸酯参与的偶联反应 | 第20-21页 |
·H-亚磷酸酯参与Kabachnik-Fields反应来合成α-胺基膦酸酯 | 第21-22页 |
·博士论文设计的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6页 |
·博士论文设计的思路 | 第22-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CuSO_4·5H_20催化H亚磷酸酯与芳基丙炔醚发生氧化偶联形成炔基膦酸酉旨 | 第31-54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合成路线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芳基丙炔醚衍生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炔基膦酸酯的合成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反应化条件优化 | 第33-39页 |
·反应机理研究 | 第39-40页 |
·结构表征 | 第40-49页 |
·结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第三章 H-亚磷酸酯在合成环状α-胺基膦酸酯中的应用 | 第54-76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实验路线 | 第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5页 |
·H-亚磷酸酯的合成 | 第55-56页 |
·苯并氧磷杂环戊烷衍生物物的合成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6-62页 |
·反应机理研究 | 第62-63页 |
·结构表征 | 第63-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四章 H-亚磷酸酯辅助下2-胺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第76-95页 |
·前言 | 第76-77页 |
·实验路线 | 第77页 |
·实验部分 | 第77-7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77页 |
·氧化喹啉的合成 | 第77-78页 |
·H亚磷酸酯的合成 | 第78页 |
·2-胺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9页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78-82页 |
·2-胺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第82-86页 |
·反应机理推测 | 第86-89页 |
·磷谱跟踪 | 第86-87页 |
·量子计算 | 第87-88页 |
·机理推测 | 第88-89页 |
·结构表征 | 第89-93页 |
·结论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五章 支链含氮双膦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支链含氮双膦酸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第95-124页 |
·基于Michael加成的支链含氮双膦酸衍生物的合成 | 第95-107页 |
·前言 | 第95-97页 |
·合成路线 | 第97页 |
·实验部分 | 第97-9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97页 |
·亚甲基双膦酸酯的合成 | 第97-98页 |
·亚乙烯基双膦酸四乙酯的合成 | 第98页 |
·支链含氮双膦酸酯的合成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1页 |
·反应条件优化 | 第98-10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1页 |
·结构表征 | 第101-105页 |
·支链含氮双膦酸酯的ESI-MS~n裂解规律研究 | 第105-106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支链含氮双膦酸的多级质谱裂解规律 | 第107-119页 |
·引言 | 第107-10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9页 |
·结论 | 第119页 |
·结论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第六章 新型喹啉酮哌嗪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124-132页 |
·前言 | 第124页 |
·合成路线 | 第124-125页 |
·实验部分 | 第125-12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25-126页 |
·N-苯基哌嗪盐酸盐的合成 | 第126页 |
·苯氧哌嗪磷酰氯的合成 | 第126页 |
·喹啉酮哌嗪磷酸酯的合成 | 第1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27页 |
·结构表征 | 第127-130页 |
·结论 | 第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2-135页 |
附图 | 第135-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接收论文 | 第169-172页 |
致谢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