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油田采出水中PAM的检测和降解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聚丙烯酰胺的性质 | 第8-9页 |
·聚丙烯酰胺概述 | 第8页 |
·聚丙烯酰胺的物理性质 | 第8-9页 |
·聚丙烯酰胺的化学性质 | 第9页 |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第9-10页 |
·油田含聚废水现状及危害 | 第10-12页 |
·油田含聚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2-16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8-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19-24页 |
·聚丙烯酰胺浓度测定实验 | 第19-20页 |
·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 | 第20页 |
·电催化氧化降解实验 | 第20-21页 |
·超声-电催化协同降解实验 | 第21页 |
·光催化-电催化协同降解实验 | 第21-22页 |
·超声-光催化-电催化协同降解实验 | 第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降解历程及产物分析 | 第22-24页 |
第3章 聚丙烯酰胺浓度测定 | 第24-42页 |
·前言 | 第24页 |
·淀粉碘化镉测定聚丙烯酰胺的含量 | 第24-35页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24-25页 |
·影响因素讨论 | 第25-32页 |
·测定方法分析 | 第32-35页 |
·浊度法测定PAM浓度 | 第35-41页 |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35页 |
·影响因素讨论 | 第35-38页 |
·测定方法分析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聚丙烯酰胺 | 第42-49页 |
·概述 | 第42页 |
·TiO_2投加量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温度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pH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PAM初始浓度对其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页 |
·最佳工艺参数的选定 | 第45-46页 |
·总溶解盐浓度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46页 |
·不同离子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电催化氧化法降解聚丙烯酰胺 | 第49-62页 |
·概述 | 第49页 |
·支持电解质浓度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pH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50页 |
·PAM初始浓度对其降解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电流密度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温度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53页 |
·最佳工艺参数的选定 | 第53-54页 |
·总溶解盐浓度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离子对PAM降解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电催化协同降解技术 | 第56-59页 |
·超声-电催化协同降解PAM | 第56-58页 |
·光催化-电催化协同降解PAM | 第58页 |
·超声-光催化-电催化协同降解PAM | 第58-59页 |
·不同降解技术之比较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聚丙烯酰胺电催化氧化降解的历程 | 第62-67页 |
·电解液粘度随电解时间变化 | 第62-63页 |
·电极吸附物的红外光谱 | 第63-64页 |
·电解液高效液相色谱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