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1-33页
   ·信息披露的涵义第21-25页
     ·信息披露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信息披露质量的涵义与特征第22-25页
     ·信息披露的动机第25页
   ·盈余管理的涵义第25-28页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第25-26页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原因第26-27页
     ·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第27-28页
   ·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8-32页
     ·契约理论第28-30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0页
     ·有效市场理论第30-31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第33-38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盈余管理的作用第33-34页
     ·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增加了盈余管理被识别的概率第33-34页
     ·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导致盈余管理失效第34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第34-37页
     ·盈余管理的手段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第34-35页
     ·盈余管理的收益和成本影响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模型构建第38-52页
   ·假设的建立第38-39页
   ·研究设计第39-41页
     ·样本数据来源及选取第39-41页
     ·研究方法第41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第41-44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分析评价第41-42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制度第42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44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计量第44-48页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三种计量方法的介绍第44-46页
     ·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第46页
     ·上市公司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6-48页
   ·模型的构建第48-50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模型建立第48页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分析第52-63页
   ·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第52-53页
     ·上市公司整体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2页
     ·上市公司按盈余管理方向分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2-53页
   ·上市公司企业特征的描述性分析第53-56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第54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盈余第54-55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杠杆第55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经营绩效第55-56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其他信息第56页
   ·上市公司企业特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6-58页
     ·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第56-57页
     ·各变量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第57-58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回归分析第58-61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第58-61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结果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6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盈余管理的对策第63-66页
   ·健全上市公司外部环境第63-64页
     ·健全法规制度建设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第63页
     ·构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制度第63页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制度第63-64页
     ·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体系第64页
     ·加大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罚和舆论监督力度第64页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结构体系建设第64-65页
     ·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第64-65页
     ·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性第65页
     ·规范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第65页
     ·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第65页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调查体系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南3D叠前地震属性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下一篇:沙北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西一段油藏精细描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