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3D叠前地震属性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第2章 AVO技术及其岩石物理特征 | 第16-22页 |
·AVO技术的原理 | 第16-19页 |
·AVO分析及岩石物理特征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建南气田区域地质分析 | 第22-27页 |
·建南构造三叠系须家河组沉积特征 | 第22-23页 |
·建南构造三叠系须家河组储层特征 | 第23页 |
·AVO异常分类及含气性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AVO属性方法概述 | 第27-35页 |
·泊松比属性与储层含油气性 | 第27-31页 |
·流体因子属性与储层含油气性 | 第31-32页 |
·相对密度及储层含油气性 | 第32页 |
·FVO属性与储层含油气性 | 第32-34页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第5章 叠前地震属性方法在建南地区应用和比较 | 第35-63页 |
·AVO分析方法流程 | 第36-37页 |
·AVO正演模型研究 | 第37-46页 |
·AVO反演属性研究 | 第46-52页 |
·AVO属性优选和敏感性分析 | 第52-58页 |
·优选属性预测含气性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