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2 药肥简介 | 第13-15页 |
·吡嘧磺隆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苯噻酰草胺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3 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第15-16页 |
4 吡嘧磺隆与苯噻酰草胺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吡嘧磺隆与苯噻酰草胺的检测方法 | 第16页 |
·吡嘧磺隆与苯噻酰草胺的行为与效应研究 | 第16-17页 |
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分析与检测方法研究 | 第18-26页 |
1 方法与材料 | 第18-1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8页 |
·样品制备 | 第18-19页 |
·样品的提取 | 第18-19页 |
·HPLC检测条件 | 第19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9-25页 |
·HPLC检测条件的选择 | 第19-21页 |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21页 |
·方法的线性关系 | 第21-22页 |
·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出浓度 | 第22-24页 |
·样品测定 | 第24-25页 |
3 结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稻田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 | 第26-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农药 | 第26页 |
·试验农作物 | 第26页 |
·试验地点 | 第26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消解动态 | 第28-31页 |
·最终残留 | 第31-32页 |
3 结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五种供试植烟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 第33-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样品检测条件 | 第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五种供试植烟土壤中的吸附 | 第36-38页 |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五种土壤中吸附机理的研究 | 第38-39页 |
·吸附系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3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0.43%颗粒剂在植烟土壤中施用后对烟株生长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2-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供试农药 | 第42页 |
·供试作物 | 第42页 |
·试验地点 | 第42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检测方法 | 第43页 |
·烟叶叶面积计算公式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烟草的农艺性状 | 第43-45页 |
·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45-46页 |
3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51页 |
1 主要结论 | 第47-49页 |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 第47页 |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稻田中的残留试验研究 | 第47-48页 |
·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五种供试植烟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 第48-49页 |
·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0.43%颗粒剂在植烟土壤中施用后对烟株生长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9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9-50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