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导论 | 第14-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耕地、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 第15页 |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与永久基本农田 | 第15-16页 |
·补偿与产权 | 第16页 |
·土地发展权与农地发展权 | 第16-17页 |
·农地发展权价值与价格补偿 | 第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一个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分析框架 | 第24-27页 |
·农地发展权的本质与创设基础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农地发展权在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中的运用 | 第25-26页 |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基本要素分析 | 第26-27页 |
·补偿主体与客体 | 第26页 |
·补偿方式与标准 | 第26-27页 |
3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农民意愿与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27-35页 |
·调查区域概况 | 第27页 |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被调查农户及家庭情况 | 第28-29页 |
·农户对基本农田补偿的相关认知情况 | 第29-30页 |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政策实施现状及评价 | 第30-31页 |
·农户对征地补偿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1-32页 |
·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特点 | 第32-35页 |
4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存在的问题及补偿试点分析 | 第35-39页 |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农村土地产权残缺 | 第35页 |
·补偿资金来源不稳定 | 第35页 |
·征地补偿不合理 | 第35-36页 |
·安置方式简单化 | 第36页 |
·基本农田的占补不平衡 | 第36-37页 |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试点 | 第37-39页 |
·成都市的耕地保护基金 | 第37页 |
·顺德市土地补偿费的股份化 | 第37-38页 |
·浙江省的“基本农田易地有偿代保” | 第38-39页 |
5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分析 | 第39-42页 |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农地发展权产生 | 第39页 |
·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 第39-40页 |
·补偿的方式 | 第40页 |
·补偿标准 | 第40-42页 |
6 城市规划区内基本农田征收补偿分析 | 第42-45页 |
·农地发展权的初始分配 | 第42页 |
·征地补偿的方式 | 第42-43页 |
·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征地补偿标准 | 第43-45页 |
7 基本农田保护跨区域补偿分析 | 第45-49页 |
·农地发展权与基本农田保护跨区域补偿 | 第45页 |
·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 第45-46页 |
·补偿的方式 | 第46页 |
·补偿标准 | 第46-49页 |
8 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 | 第49-53页 |
·构建补偿一体化的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经济补偿机制和体系 | 第49页 |
·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农户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和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 第49-50页 |
·构建城市规划区——农地发展权——征地空间范围调控机制 | 第50页 |
·将外部效益纳入到基本农田非农化成本核算体系 | 第50页 |
·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和补偿标准的合理化 | 第50-51页 |
·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融资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 | 第51-53页 |
9 基本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农户对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认知、意愿及政策评价的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附录2: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变量频数表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