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女性就业间接歧视的内涵及表现 | 第8-16页 |
一、女性就业间接歧视的概念 | 第8-10页 |
1、就业歧视的概念 | 第8-9页 |
2、间接歧视的概念 | 第9-10页 |
3、女性就业间接歧视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女性就业间接歧视的界定 | 第10-12页 |
1、形式上的平等 | 第11页 |
2、实质上的不平等 | 第11页 |
3、合法正当且必须理由 | 第11-12页 |
4、受歧视者受有损害 | 第12页 |
三、女性就业间接歧视的表现 | 第12-16页 |
1、就业机会的间接歧视 | 第12-13页 |
2、职业中的间接歧视 | 第13-14页 |
3、退休年龄的间接歧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女性就业间接歧视的法律原因分析 | 第16-19页 |
一、立法的概念模糊,缺少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二、立法过于原则性,缺少法律责任 | 第17-18页 |
三、界定就业歧视的范围过窄 | 第18页 |
四、个别立法本身缺乏性别视角 | 第18-19页 |
第三章、国外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禁止性别歧视 的法律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6页 |
一、美国禁止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 | 第19-20页 |
二、英国禁止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 | 第20-22页 |
三、香港地区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 | 第22-25页 |
四、美国、英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对我国健全女性就业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25-26页 |
第四章、我国禁止女性就业间接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6-30页 |
一、明确界定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 | 第26页 |
二、完善就业性别间接歧视中的举证责任 | 第26-27页 |
三、明确规定法律责任的承担 | 第27-28页 |
四、加强禁止性别歧视的执行监督 | 第28页 |
五、完善现有法律制度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