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态度的概念 | 第10页 |
·外显态度的概念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关于内隐态度的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内隐态度的概念 | 第11页 |
·内隐态度的提出 | 第11-12页 |
·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内隐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 第17-18页 |
·内隐态度的稳定性和易变化性 | 第18-19页 |
·不同内隐测量方法之间的联系 | 第19页 |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对吸烟内隐态度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 第23-25页 |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有无吸烟行为个体对吸烟外显和内隐态度的研究 | 第25-36页 |
·被试 | 第25页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问卷的准备 | 第25-26页 |
·内隐联想测验材料的准备 | 第26页 |
·实验程序 | 第26-29页 |
·实验过程 | 第26页 |
·指导语 | 第26-27页 |
·测验的具体过程 | 第27-29页 |
·计分方式 | 第29-30页 |
·内隐联想测验的计分方式 | 第29-30页 |
·外显测量结果的计分方式 | 第30页 |
·统计方式 | 第30页 |
·研究结果 | 第30-33页 |
·不同类型被试外显测量的结果 | 第30-31页 |
·不同类型被试对于吸烟的内隐的结果 | 第31-32页 |
·外显测量与IAT的相关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不同类型被试对于吸烟外显态度的分析 | 第33页 |
·不同类型被试对于吸烟内隐态度的分析 | 第33-34页 |
·外显测量和内隐联想测量之间关系的分析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部分 情境对吸烟大学生内隐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36-41页 |
·被试 | 第3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6页 |
·程序 | 第36-37页 |
·启动任务 | 第37页 |
·对被试外显态度的测量 | 第37页 |
·统计方式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被试对于吸烟态度外显测量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启动任务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外显测量与启动任务的相关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吸烟内隐态度的背景依赖 | 第39-40页 |
·外显测量与启动任务之间的关系 | 第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五部分 总讨论 | 第41-45页 |
·吸烟者对于吸烟的态度 | 第41-42页 |
·吸烟者对于吸烟内隐态度的背景依赖 | 第42-43页 |
·态度与吸烟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之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第六部分 总结 | 第45-47页 |
·本研究结论 | 第45页 |
·本研究对以往研究的突破 | 第45页 |
·本研究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表一:汉语双字词调查表 | 第52-53页 |
附表二:对吸烟态度的外显测量 | 第53-54页 |
附表三:启动任务部分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附表四:IAT吸烟内隐态度程序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