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民事执行现状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必要性第13-19页
 (一) 民事执行现状与成因第13-17页
  1、目前执行乱的具体表现第13-15页
  2、民事执行乱带来的后果第15页
  3、产生民事执行乱的原因第15-17页
 (二) 实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必要性第17-19页
  1、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客观要求第17-18页
  2、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当事人权利救济的手段第18页
  3、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完善民事监督体系的客观需求第18-19页
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可行性第19-25页
 (一) 我国政治体制分工决定检察院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第19页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第19页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符合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第19-20页
 (四) 国外立法例和国内试点经验可供借鉴第20-25页
  1、国外立法例借鉴第20-22页
  2、国内试点经验借鉴第22-25页
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障碍及解决第25-28页
 (一) 监督范围的认识分歧第25-26页
  1、"全面监督说"和"有限监督说"第25页
  2、"全面监督说"和"有限监督说"比较评析第25-26页
 (二) 人民法院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抵触第26-28页
  1、人民法院的抵触理由与依据第26页
  2、人民法院对民事执行监督抵触辨析第26-28页
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初步设计第28-37页
 (一)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第28-29页
  1、严格依法监督原则第28页
  2、不干预人民法院正常执行活动原则第28页
  3、有限监督,有限救济原则第28-29页
 (二)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第29页
  1、执行依据违法第29页
  2、执行裁决违法第29页
  3、执行措施违法第29页
  4、执行范围违法第29页
  5、执行人员的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枉法执行行为第29页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监督方式第29-33页
  1、提出抗诉第29-30页
  2、发出检察建议书第30-31页
  3、发出违法纠正通知书第31页
  4、发出督促执行意见书第31-32页
  5、执行现场监督第32页
  6、对执行法官涉嫌违法行为的查处第32-33页
  7、检察机关参与下的执行和解第33页
 (四)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启动第33-34页
  1、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启动模式第33页
  2、以当事人申请启动为原则,以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为例外第33-34页
 (五)行使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检察院级别第34页
 (六)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设计第34-37页
  1、抗诉程序第34-35页
  2、检察建议程序第35页
  3、纠正违法程序第35页
  4、发出督促执行意见书第35页
  5、现场监督程序第35页
  6、对执行法官涉嫌违法行为的查处第35-36页
  7、检察机关参与下的执行和解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