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项目概述 | 第10-21页 |
·项目背景 | 第10-11页 |
·项目特点 | 第11-14页 |
·环境特点 | 第11页 |
·政治特点 | 第11-12页 |
·业务特点 | 第12-13页 |
·技术特点 | 第13页 |
·人员特点 | 第13-14页 |
·项目意义 | 第14-18页 |
·奥运会对北京的意义 | 第14-15页 |
·奥运会对网通的意义 | 第15-17页 |
·虚拟专网项目对奥运会的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32页 |
·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第21-24页 |
·风险的概念 | 第21页 |
·风险的特点 | 第21-23页 |
·风险的分类 | 第23-24页 |
·项目风险管理原理 | 第24-29页 |
·风险的识别 | 第24页 |
·风险的分析 | 第24-28页 |
·风险的应对 | 第28页 |
·风险的监控 | 第28-29页 |
·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29页 |
·国内外研究内容与发展情况 | 第29-32页 |
·风险管理行为的发展 | 第29-30页 |
·风险管理概念的发展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奥运虚拟专网项目的风险管理 | 第32-41页 |
·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 第32-35页 |
·风险识别的有效方法 | 第32-33页 |
·风险分析的方法 | 第33-34页 |
·风险应对的方法 | 第34-35页 |
·风险监控的方法 | 第35页 |
·奥运虚拟专网项目的风险管理 | 第35-41页 |
·赛前筹备阶段的风险管理 | 第36-37页 |
·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 | 第37-39页 |
·赛时阶段的风险管理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赛时阶段风险管理的论述 | 第41-68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 | 第41-42页 |
·风险管理的意义 | 第41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的服务对象 | 第41-42页 |
·风险管理对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的重大意义 | 第42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赛时阶段的风险识别 | 第42-44页 |
·采用文件审查技术进行风险识别 | 第43页 |
·采用信息收集技术进行风险识别 | 第43-44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赛时阶段的风险来源 | 第44-46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赛时阶段的风险分析 | 第46-49页 |
·风险概率与影响评估 | 第46页 |
·"概率和影响"矩阵 | 第46-47页 |
·"概率和影响"矩阵划分等级法对奥运虚拟专网项目的风险分析 | 第47-49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赛时阶段的高威胁风险事例 | 第49-52页 |
·环境风险事例 | 第49-50页 |
·政治风险事例 | 第50页 |
·技术风险事例 | 第50页 |
·业务风险事例 | 第50-51页 |
·人员风险事例 | 第51-52页 |
·奥运会虚拟专网项目赛时阶段高威胁风险事例的应对措施 | 第52-68页 |
·环境风险的应对 | 第52-54页 |
·政治风险的应对 | 第54-55页 |
·技术风险的应对 | 第55-64页 |
·业务风险的应对 | 第64-66页 |
·人员风险的应对 | 第66-67页 |
·借用奥运测试赛契机进行风险演练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奥运会赛时阶段的风险举例 | 第68-74页 |
·奥运会赛时阶段的业务风险管理 | 第68-71页 |
·奥运会赛时阶段的特色风险举例 | 第71页 |
·奥运会赛时阶段特色风险的应对措施 | 第71-72页 |
·赛后风险总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项目分析与展望 | 第74-80页 |
·项目取得的成果 | 第74-78页 |
·风险管理在项目中的重要意义 | 第78-79页 |
·项目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