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反收购措施的双面作用及合法性标准考量 | 第12-19页 |
第一节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的双面作用 | 第12-13页 |
一、反收购措施的积极作用 | 第12页 |
二、反收购措施的消极影响 | 第12-13页 |
第二节反收购措施合法性分析的考量准则 | 第13-19页 |
一、保护股东原则 | 第13-15页 |
二、商业判断准则 | 第15-17页 |
三、拍卖义务原则 | 第17-18页 |
四、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目标公司事前预防性反收购措施合法性分析 | 第19-29页 |
第一节董事选任条款 | 第20-23页 |
一、董事选任条款的内容 | 第20-21页 |
二、该类条款的合法性分析 | 第21-23页 |
第二节股东表决权条款 | 第23-27页 |
一、股东表决权条款的内容 | 第23-24页 |
二、股东表决权条款的合法性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节毒丸计划 | 第27-29页 |
一、毒丸计划的具体适用内容 | 第27-28页 |
二、毒丸计划的合法性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目标公司事中对抗性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 第29-35页 |
第一节资产处置措施 | 第29-31页 |
一、资产处置措施的具体适用内容 | 第30-31页 |
二、资产处置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 第31页 |
第二节股份回购措施 | 第31-33页 |
一、股份回购措施的内容 | 第31-32页 |
二、股份回购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节引入善意收购方计划 | 第33-35页 |
一、引入善意收购方计划内容 | 第33-34页 |
二、引入善意收购方计划的合法性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反收购措施合法性的立法规制建议 | 第35-43页 |
第一节明确股东会为主、董事会为辅的反收购决定权 | 第36-38页 |
一、明确反收购决定权的价值意义 | 第36页 |
二、对我国现行反收购决定权的规制建议 | 第36-38页 |
第二节确立反收购中的信息披露规则 | 第38-40页 |
一、完整、真实的披露目标公司的信息 | 第39页 |
二、完整、真实的披露收购方的信息 | 第39-40页 |
第三节建立反收购纠纷解决制度 | 第40-43页 |
一、反收购引发的纠纷 | 第40-41页 |
二、建立纠纷解决制度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