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页 |
一、职务犯罪侦辩交易概述 | 第13-19页 |
(一) 职务犯罪侦辩交易概念 | 第13-14页 |
(二) 侦辩交易的理念 | 第14-17页 |
1. 辩侦交易与公平正义 | 第14-16页 |
2. 辩侦交易与司法效率 | 第16页 |
3. 辩侦交易与刑法的谦抑性及宽容精神 | 第16-17页 |
(三) 侦辩交易与辩诉交易 | 第17-19页 |
1. 辩诉交易制度概述 | 第17-18页 |
2. 侦辩交易与辩诉交易比较 | 第18-19页 |
二、辩侦交易的现状 | 第19-29页 |
(一) 侦辩交易在美国的发展 | 第19-21页 |
1. 刑事免责制度 | 第20页 |
2. 证据强制制度 | 第20-21页 |
(二) 美国与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 | 第21-23页 |
1. 美国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 | 第21-22页 |
2. 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 | 第22页 |
3. 两者的区别 | 第22-23页 |
(三) 我国职务犯罪侦辩交易的几种情形 | 第23-28页 |
1. 涉及到量刑情节的交易 | 第23-24页 |
2. 涉及到罪名的交易 | 第24-25页 |
3. 涉及到违法行为的交易 | 第25-26页 |
4. 以不立案作为条件的交易 | 第26-28页 |
(四) 在职务犯罪侦查阶段引入侦辩交易的一些问题 | 第28-29页 |
1. 侦辩交易是否会引起被交易人与检察机关讨价还价的筹码,导致司法不公 | 第28页 |
2. 交易双方关系不对等 | 第28-29页 |
3. 侦辩交易的效力问题 | 第29页 |
4. 侦辩交易的适用范围应如何界定 | 第29页 |
5. 侦辩交易的监督问题 | 第29页 |
三、在职务犯罪犯罪侦查中引入“侦辩交易”的设想 | 第29-36页 |
(一) 在职务犯罪侦查阶段引入侦辩交易的应用范围 | 第30-31页 |
1. 罪情节严重,犯罪性质恶劣的案件 | 第30页 |
2.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 | 第30页 |
3. 受害人不同意交易的案件 | 第30-31页 |
(二) 在职务犯罪侦查阶段引入侦辩交易应当遵循的运用原则 | 第31页 |
1.自愿交易原则 | 第31页 |
2. 豁免有限适度原则 | 第31页 |
3. 诚实信用原则 | 第31页 |
(三) 在职务犯罪侦查阶段引入侦辩交易的运行程序 | 第31-34页 |
1. 运行程序 | 第31-33页 |
2. 具体操作 | 第33-34页 |
(四) 规范监督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