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一、由公司法第三十三条引发的股权变动模式的争议 | 第12-13页 |
二、对上海某基层法院2008-2010 年因股权转让引发纠纷的实证分析 | 第13-14页 |
(一) 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综述 | 第13页 |
(二) 股权转让纠纷原因分析 | 第13-14页 |
三、对股权变动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14-24页 |
(一) 股权性质概述 | 第14-17页 |
1、“物权说” | 第14-15页 |
2、“债权说” | 第15页 |
3、“社员权说” | 第15页 |
4、“综合权利说” | 第15页 |
5、“独立说” | 第15-17页 |
(二) 股权转让与股权变动的关系 | 第17-21页 |
(三) 股权变动模式的比较法分析 | 第21-24页 |
1、物权变动模式的借鉴 | 第21-22页 |
2、有限公司股权变动的域外立法 | 第22-23页 |
3、我国公司法对于股权变动模式的规定 | 第23-24页 |
四、股权变动的生效标准 | 第24-38页 |
(一) 确定股权变动标准的意义 | 第24页 |
(二) 现行公司法的规定 | 第24-27页 |
(三) 股权变动生效标准争议 | 第27-30页 |
1、意思主义 | 第27页 |
2、行为主义 | 第27-28页 |
3、登记主义 | 第28-30页 |
(四) 股权变动应以通知公司为生效标准 | 第30-37页 |
1、不同意合同成立生效说的理由 | 第31页 |
2、不同意出资证明书交付生效说的理由 | 第31-32页 |
3、不同意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生效说的理由 | 第32-33页 |
4、不同意工商变更登记生效说的理由 | 第33-35页 |
5、以通知公司作为股权变动生效标准的理由 | 第35-37页 |
(五) 股权变动的法律后果 | 第37-38页 |
五、股权变动未经登记情况下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救济 | 第38-41页 |
(一) 股权变动后未能变更登记的原因 | 第38-39页 |
1、公司内部登记管理混乱 | 第38页 |
2、股权转让双方约定不明确 | 第38页 |
3、股权争议导致变更登记不能 | 第38-39页 |
4、其他股东的反对及公司自身出于与出让股东清洁关系的需要 | 第39页 |
5、正常的时间差 | 第39页 |
(二) 股权变动未变更登记时的权利救济(以股权受让人为例) | 第39-41页 |
1、股权转让未经公司内部登记时的权利救济 | 第40页 |
2、股权转让未经公司外部登记时的权利救济 | 第40-41页 |
六、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谢辞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