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权益保护--从知情权、股权回购请求权和公司解散请求权视野议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及侵害现状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立法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 | 第12-13页 |
一、扩大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并增加了保障手段 | 第12页 |
二、设立了股东的股权回购请求权 | 第12-13页 |
三、赋予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 | 第13页 |
第二节 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情形 | 第13-15页 |
一、知情权受侵害 | 第13-14页 |
二、异议股东的权利受侵害 | 第14-15页 |
三、公司僵局导致股东权利受侵害 | 第15页 |
第三节 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 第15-17页 |
一、资本多数决原则被滥用 | 第15-16页 |
二、公司运作权与所有权的“合一” | 第16页 |
三、公司章程未发挥预防性作用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 第17-20页 |
第一节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17-19页 |
一、股东平等原则 | 第17-18页 |
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18页 |
三、公正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一、维护有限责任公司存在的基础 | 第19页 |
二、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成熟 | 第19-20页 |
三、有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 第20页 |
第三章 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立法比较 | 第20-24页 |
第一节 股东知情权制度的立法比较 | 第20-21页 |
一、英美模式 | 第20-21页 |
二、德法模式 | 第21页 |
三、日韩模式 | 第21页 |
第二节 股权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立法比较 | 第21-23页 |
一、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二、适用程序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公司解散请求权制度的立法比较 | 第23-24页 |
一、英美法系的规定 | 第23-24页 |
二、大陆法系的规定 | 第24页 |
第四章 我国小股东保护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4-33页 |
第一节 知情权保护的立法缺陷 | 第25-28页 |
一、查阅权对象范围受限制 | 第25-26页 |
二、前置程序成为障碍 | 第26-27页 |
三、司法裁判的执行难度较大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股权回购请求权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8-30页 |
一、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 第28-29页 |
二、程序性规定缺失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公司解散请求权的立法缺陷 | 第30-33页 |
一、前置程序表述抽象 | 第31-32页 |
二、未能对恶意解散公司的情况规定防范措施 | 第32页 |
三、未规定其他替代性的救济制度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我国小股东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3-36页 |
第一节 股东知情权的完善 | 第33-34页 |
一、设立检查人制度 | 第33页 |
三、扩大查阅权的对象范围 | 第33页 |
四、加强证据保全制度在知情权诉讼中的运用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完善 | 第34-35页 |
一、增加公司告知义务 | 第34页 |
二、确立估价标准和程序 | 第34-35页 |
三、增加对回购股份的处置程序规定 | 第35页 |
第三节 公司解散请求权的完善 | 第35-36页 |
一、 明确前置程序 | 第35页 |
二、 限制股东主体资格 | 第35页 |
三、 设立替代性手段 | 第35页 |
四、 强化清算责任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