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项目背景 | 第15页 |
·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GIS在电力企业的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GIS平台的输配一体化设计思路 | 第20-24页 |
·系统建设的目的 | 第20页 |
·电网模型的描述 | 第20页 |
·系统构建思想 | 第20-21页 |
·电网CIM模型与各系统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系统软件结构 | 第22-23页 |
·实现的目标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电力GIS平台设计选择 | 第24-31页 |
·GIS基础平台分析 | 第24页 |
·电力系统GIS的特点 | 第24页 |
·选择电力GIS平台的要点 | 第24-25页 |
·电力GIS平台的选择 | 第25-29页 |
·SDE | 第25-27页 |
·MapObjects | 第27-28页 |
·电力GIS平台方案 | 第28-29页 |
·应用客户端框架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 | 第31-42页 |
·配电网特性分析 | 第31-33页 |
·配电网信息结构模型 | 第33-34页 |
·配电网GIS系统数据模型 | 第34-37页 |
·设备编码设计 | 第37-42页 |
第五章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42-48页 |
·电力GIS系统数据库的地理基础 | 第42-44页 |
·电力GIS系统的数据组织 | 第44-48页 |
·信息图层划分 | 第44-45页 |
·数据字典 | 第45-46页 |
·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 | 第46-48页 |
第六章 软件系统结构 | 第48-55页 |
·概述 | 第48-49页 |
·一体化系统设计 | 第49-50页 |
·平台化、工具化的软件结构 | 第50-52页 |
·三层结构体系 | 第52-53页 |
·与外部系统接口设计 | 第53-55页 |
第七章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 第55-63页 |
·设备的属性 | 第55-60页 |
·物理设备、运行设备和命名设备 | 第55-57页 |
·设备属性的数据库实现 | 第57-59页 |
·附属设备 | 第59-60页 |
·设备层次关系 | 第60-61页 |
·设备拓扑关系 | 第61-63页 |
第八章 系统的实现 | 第63-76页 |
·系统结构图 | 第63-64页 |
·软件配置 | 第64页 |
·硬件配置 | 第64页 |
·主要实现技术 | 第64-76页 |
·设备管理(FM) | 第64-68页 |
·角色/权限系统 | 第68页 |
·虚拟机 | 第68-70页 |
·数据的组织 | 第70-71页 |
·数据的体现/属性表单系统 | 第71-73页 |
·图形系统(AM) | 第73-74页 |
·工作流程管理 | 第74-76页 |
第九章 系统功能 | 第76-82页 |
·输配电网设备管理 | 第76-78页 |
·线路管理 | 第76-77页 |
·开闭所(配电室、台架)管理 | 第77页 |
·图形显示、缩放与漫游 | 第77-78页 |
·输配电网的运行管理 | 第78-80页 |
·输配电网工况监测功能 | 第78-79页 |
·输配网统计查询功能 | 第79-80页 |
·运行方式管理 | 第80页 |
·设备维护及检修管理 | 第80-81页 |
·巡视及检修功能 | 第81页 |
·操作票、工作票、停电申请管理 | 第81-82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