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微型计算机论文--各种微型计算机论文--微处理机论文

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CIP-Ⅰ Leg控制器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0页
   ·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的需求第10-17页
     ·国外人工腿的研究概况第11-15页
     ·国内人工腿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人工腿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问题解决的方向及改进方案第17-18页
     ·嵌入式系统的引入第17-18页
     ·人工腿改进方案第18页
   ·课题来源第18-19页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改进的ACS算法的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第21-33页
   ·引言第21-22页
   ·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第22-24页
   ·基于改进的ACS算法非线性PID控制器最优可调参数确定方法第24-31页
     ·优化问题描述第24-25页
     ·蚂蚁爬行路径生成方法第25-26页
     ·爬行路径上节点的选择第26-27页
     ·信息素浓度更新规则第27-28页
     ·ACS算法参数的选取方法第28-29页
     ·非线性PID控制器九个可调参数最优搜索算法第29-31页
   ·计算机仿真实验与分析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嵌入式CIP-Ⅰ Leg控制器总体设计第33-46页
   ·引言第33页
   ·CIP-Ⅰ Leg介绍第33-38页
     ·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建立第34-37页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第37-38页
   ·CIP-Ⅰ Leg步速调整原理第38-40页
     ·气缸内针阀开度值的设置方法第38-39页
     ·CIP-Ⅰ Leg步速测量方案第39-40页
   ·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CIP-Ⅰ Leg控制器的总体设计第40-45页
     ·嵌入式CIP-Ⅰ Leg控制器主控CPU的选择第41-42页
     ·三星S3C44B0X微处理器简介第42-43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第43-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嵌入式CIP-Ⅰ Leg控制器硬件结构设计第46-57页
   ·引言第46页
   ·CIP-Ⅰ Leg控制器的硬件系统结构设计第46-47页
   ·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47-55页
     ·CPU电路设计第47-48页
     ·系统晶振电路设计第48页
     ·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设计第48-49页
     ·SDRAM接口电路设计第49-50页
     ·电源电路设计第50-51页
     ·反馈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第51-53页
     ·低电压报警电路设计第53页
     ·步速测量模块电路设计第53-54页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第54-55页
     ·功率驱动电路设计第55页
     ·手持控制器介绍第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嵌入式CIP-Ⅰ Leg控制器软件设计第57-78页
   ·引言第57页
   ·uClinux开发环境的建立第57-59页
     ·开发工具GNU的使用第57-58页
     ·建立宿主机开发环境第58-59页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的实现第59-62页
     ·BootLoader概述第59-61页
     ·存储空间分布第61页
     ·BootLoader的工作第61-62页
   ·uClinux内核的配置与移植第62-68页
     ·针对CIP-Ⅰ Leg进行内核文件的修改第62-67页
     ·uClinux内核的配置和裁减第67页
     ·编译uClinux第67-68页
     ·uClinux的加载与运行第68页
   ·uC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与移植第68-73页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第68-69页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流程第69-70页
     ·CIP-Ⅰ Leg控制器A/D转换驱动程序设计第70-73页
     ·驱动程序的编译与加载第73页
   ·uClinux下应用程序的开发与移植第73-77页
     ·控制系统应用程序分析与设计第73-75页
     ·uClinux下应用程序编译与加载第75-76页
     ·应用程序的远程交叉调试第76-77页
   ·uClinux的根文件系统第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系统软硬件调试第78-84页
   ·引言第78页
   ·硬件调试第78-80页
   ·软件调试第80-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全文总结第84页
   ·研究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政府主导型妇女参政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