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重金属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 第9-11页 |
| ·检测重金属的方法 | 第11-16页 |
| ·原子光谱法 | 第12-13页 |
| ·质谱分析法 | 第13页 |
| ·中子活化分析法 | 第13页 |
| ·比色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13-14页 |
| ·化学发光法 | 第14-15页 |
| ·电化学分析法 | 第15-16页 |
| ·水环境重金属检测的发展方向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电化学溶出伏安法 | 第18-30页 |
| ·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 | 第18-23页 |
| ·概述 | 第18-19页 |
| ·阳极溶出伏安法 | 第19-20页 |
| ·阴极溶出伏安法 | 第20-21页 |
| ·溶出电流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 | 第22-23页 |
| ·仪器 | 第23页 |
| ·三电极系统 | 第23-26页 |
| ·工作电极 | 第24-25页 |
| ·参比电极 | 第25-26页 |
| ·对电极 | 第26页 |
| ·定量分析方法 | 第26-30页 |
| ·标准曲线法 | 第26-27页 |
| ·标准加入法 | 第27-29页 |
| ·内标法 | 第29-30页 |
| 第3章 常规电极检测重金属的研究 | 第30-47页 |
| ·汞膜电极性能的研究 | 第30-33页 |
| ·电极沾汞 | 第30页 |
| ·电极镀汞 | 第30页 |
| ·电极沾汞和镀汞的比较 | 第30-31页 |
| ·不同电极镀汞的比较 | 第31-33页 |
| ·锌、镉、铅、铜的检测 | 第33-3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3页 |
| ·电极处理 | 第33-34页 |
| ·实验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34-35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38页 |
| ·砷的检测 | 第38-43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39页 |
| ·电极预处理 | 第39-40页 |
| ·As(V)的还原 | 第40页 |
| ·实验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1-43页 |
| ·汞的检测 | 第43-4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4-47页 |
| 第4章 微电极理论及微加工技术 | 第47-56页 |
| ·微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 第47-50页 |
| ·非线性扩散电流 | 第47页 |
| ·传质速率高和电流密度大 | 第47-49页 |
| ·时间常数小和iR降低 | 第49-50页 |
| ·微电极的分类 | 第50-51页 |
| ·微电极阵列 | 第51页 |
| ·微加工工艺 | 第51-56页 |
| ·沉积薄膜 | 第51-53页 |
| ·生成图形 | 第53-56页 |
| 第5章 微电极阵列检测重金属的研究 | 第56-64页 |
| ·微电极阵列的设计 | 第56-57页 |
| ·微电极阵列的制备 | 第57-59页 |
| ·实验 | 第59-63页 |
| ·微电极阵列的预处理 | 第59-60页 |
| ·锌、镉、铅、铜的检测 | 第60-62页 |
| ·微电极阵列的性能分析 | 第62页 |
| ·海水的检测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微丝电极检测重金属的研究 | 第64-73页 |
| ·微丝电极的制备 | 第64页 |
| ·微丝电极的预处理 | 第64-65页 |
| ·微丝电极检测砷 | 第65-67页 |
| ·三价砷的检测 | 第65-66页 |
| ·pH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微丝电极检测汞和铜 | 第67-71页 |
| ·汞的检测 | 第67-69页 |
| ·铜的检测 | 第69-70页 |
| ·富集电位的影响 | 第70-71页 |
| ·讨论 | 第71页 |
| ·小结 | 第71-73页 |
| 第7章 纳米电极的研究 | 第73-81页 |
| ·概述 | 第73页 |
| ·纳米电极的制备 | 第73-75页 |
| ·纳米电极的表征 | 第75页 |
| ·纳米带电极阵列的研制 | 第75-80页 |
| ·纳米带电极阵列的设计 | 第75-77页 |
| ·纳米带电极阵列的制备 | 第77-79页 |
| ·讨论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1-84页 |
| ·总结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