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序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超快强激光的发展 | 第12-14页 |
| ·超快激光等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超快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的特性 | 第15-1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超快激光产生等离子体通道的机理 | 第20-34页 |
| ·超快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机制 | 第20-25页 |
| ·强激光引起的介质折射率变化 | 第21-22页 |
| ·激光自聚焦和自散焦理论 | 第22-23页 |
| ·强激光的自相位调制和自频谱展宽效应 | 第23-25页 |
| ·等离子体通道形成的物理模型 | 第25-28页 |
| ·运动焦点模型 | 第26页 |
| ·自导引模型 | 第26-27页 |
| ·动态空间补偿模型 | 第27-28页 |
| ·等离子体通道中几种非线性效应和应用 | 第28-31页 |
| ·超连续谱 | 第29-30页 |
| ·圆锥辐射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高效紫外超快强激光产生方法及优化 | 第34-43页 |
| ·非线性频率转换技术 | 第34-38页 |
| ·非线性频率转换原理 | 第35-36页 |
| ·影响频率转换效率的因素 | 第36-38页 |
| ·高效紫外超快强激光产生方法及优化 | 第38-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紫外及近红外超快激光等离子体光丝的特性实验研究 | 第43-61页 |
| ·研究紫外超快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特性的实验装置 | 第44-45页 |
| ·紫外超快激光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通道特性的研究 | 第45-53页 |
| ·光谱变化 | 第45-47页 |
| ·焦距变化对成丝长度、成丝位置的影响 | 第47-49页 |
| ·丝的直径在不同焦距下的变化 | 第49-50页 |
| ·成丝前后能量透过率在不同焦距下的变化 | 第50-51页 |
| ·成丝阈值随焦距的变化 | 第51-53页 |
| ·比较紫外与近红外超快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的特性 | 第53-59页 |
| ·光谱比较 | 第53-54页 |
| ·成丝长度和成丝位置的比较 | 第54-56页 |
| ·丝径的比较 | 第56-57页 |
| ·成丝前后能量透过率的比较 | 第57-58页 |
| ·成丝阐值的比较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 ·论文总结 | 第61-62页 |
| ·下一步工作及设想 | 第62-63页 |
| ·结束语 | 第63-6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