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嘴部图像合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7-17页 |
| ·相关背景 | 第7-11页 |
| ·人的发音原理 | 第7-8页 |
| ·McGurk现象 | 第8-9页 |
| ·音位与视位 | 第9-10页 |
| ·音频与视频集成处理 | 第10-11页 |
| ·应用前景 | 第11-15页 |
| ·视频传输 | 第12-13页 |
| ·音频视频联合编码 | 第13页 |
| ·人机界面 | 第13-14页 |
| ·电影制作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嘴部图像合成的典型方法 | 第17-25页 |
| ·基于参数模型的方法 | 第17-21页 |
| ·基于三维网格模型的方法 | 第17-19页 |
| ·基于二维网格模型的方法 | 第19-20页 |
| ·基于生理模型的方法 | 第20-21页 |
| ·基于样本图像的方法 | 第21-24页 |
| ·基于关键帧过渡的方法 | 第21-22页 |
| ·基于图像序列拼接的方法 | 第22-23页 |
| ·基于人脸组件拼接的方法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嘴唇轮廓的描述与参数提取 | 第25-34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25-27页 |
| ·轮廓提取的常用方法 | 第27-29页 |
| ·蛇模型(Snakes) | 第27-28页 |
| ·主动形状模型(ASM) | 第28-29页 |
| ·变形模板 | 第29页 |
| ·用变形模板描述与提取嘴唇轮廓 | 第29-33页 |
| ·嘴唇轮廓模板设计 | 第29-30页 |
| ·能量函数 | 第30-32页 |
| ·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嘴部图像的建模 | 第34-42页 |
| ·Cootes的人脸图像参数化模型 | 第34-35页 |
| ·主分量分析的原理及数学表达 | 第35-38页 |
|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第38-41页 |
| ·形状模型 | 第38-39页 |
| ·灰度模型 | 第39-40页 |
| ·嘴部图像重建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从形状到灰度纹理的映射 | 第42-51页 |
| ·线性映射 | 第42-45页 |
| ·线性方程组的伪逆解 | 第42-44页 |
| ·用线性方法实现从形状到灰度的映射 | 第44-45页 |
| ·非线性映射 | 第45-49页 |
| ·神经网络简介 | 第46-48页 |
| ·用神经网络实现从形状到灰度的映射 | 第48-49页 |
| ·合成结果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第51-52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