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一种语用学的视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26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0-14页 |
(一) 小学品德课程价值 | 第10-13页 |
1. 小学品德课程的属性 | 第11-12页 |
2. 小学生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 生成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第一章 语用与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的关系 | 第26-85页 |
第一节 小学品德教科书及师生的语用特点 | 第26-45页 |
一、教科书的语用特点 | 第26-34页 |
(一) 第一人称叙事 | 第26-29页 |
(二) 语气助词的使用 | 第29-30页 |
(三) 大量"留白" | 第30-34页 |
二、小学教师的语用特点 | 第34-36页 |
(一) 语速缓 | 第34页 |
(二) 重复 | 第34-35页 |
(三) 体态语丰富 | 第35-36页 |
三、小学生的语用特点 | 第36-45页 |
(一) 精致型语码贫乏 | 第37-39页 |
(二) 转述 | 第39-42页 |
(三) 病句 | 第42-45页 |
第二节 小学品德课程的价值分析 | 第45-57页 |
一、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的预设性 | 第45-50页 |
(一) 课程标准、教课书价值期待的既定性 | 第45-47页 |
(二) 教师价值期待的既定性 | 第47-50页 |
二、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的生成性 | 第50-56页 |
(一) 教师的讲述 | 第50-53页 |
(二) 学生的解读 | 第53-56页 |
三、小学品德课程的价值预设对价值生成性的制约 | 第56-57页 |
第三节 语用对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的影响 | 第57-85页 |
一、语用对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的影响途径 | 第57-67页 |
(一) 描述 | 第57-62页 |
(二) 评价 | 第62-67页 |
二、语用对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的可能性影响 | 第67-78页 |
(一) 德育价值的生成 | 第69-72页 |
(二) 其他价值的生成 | 第72-78页 |
三、影响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的语用因素 | 第78-85页 |
(一) 课程语境 | 第78-81页 |
(二) 主体修辞 | 第81-83页 |
(三) 主体间会话 | 第83-85页 |
第二章 小学品德课程发生的语境 | 第85-108页 |
第一节 小学品德课程语境的分类 | 第85-94页 |
一、语言符号语境 | 第85-89页 |
二、非语言符号语境 | 第89-94页 |
第二节 小学品德课程语境营造中的相关问题 | 第94-102页 |
一、"活跃"过头 | 第94-96页 |
二、"抢"时间 | 第96-98页 |
三、"有感情"的表达 | 第98-102页 |
第三节 教师对小学品德课程语境的干预 | 第102-108页 |
一、教师课程语境干预方式 | 第102-105页 |
(一) 对语言符号语境的干预 | 第102-103页 |
(二) 对非语言符号语境的干预 | 第103-105页 |
二、教师语境干预对课程价值生成影响的局限性 | 第105-108页 |
(一) 语境的不可控性 | 第105-106页 |
(二) 师生语境感知的差异 | 第106-107页 |
(三) 语境是课程价值生成的外因 | 第107-108页 |
第三章 小学品德课程中的修辞 | 第108-124页 |
第一节 小学品德课程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 第108-114页 |
一、比喻 | 第108-110页 |
二、拟人 | 第110-114页 |
第二节 修辞使用所带来的课程问题 | 第114-117页 |
一、生活认知的拟人化 | 第114-115页 |
二、道德教育的修辞化 | 第115-117页 |
第三节 教师课程语用修辞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17-124页 |
一、"二过" | 第117-120页 |
(一) 过于繁冗 | 第117页 |
(二) 过于生僻 | 第117-120页 |
二、"二慎" | 第120-124页 |
(一) 慎"言过其实" | 第120-121页 |
(二) 慎"拿腔拿调" | 第121-124页 |
第四章 小学品德课程中的会话 | 第124-152页 |
第一节 小学品德课程中会话的类型 | 第124-131页 |
一、师生间的会话 | 第124-127页 |
二、学生间的会话 | 第127-131页 |
第二节 小学品德课程中的会话含义 | 第131-140页 |
一、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 第131-135页 |
二、会话含义理论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运用 | 第135-140页 |
第三节 小学品德课程会话中教师何为 | 第140-152页 |
一、会话内容联系生活 | 第140-143页 |
二、观点表述避免专断 | 第143-146页 |
三、注意启发学生思考 | 第146-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0页 |
后记 | 第160-1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