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7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稀土功能材料 | 第13-14页 |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4-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稀土离子发光 | 第17-27页 |
·稀土离子的电子组态和Dieke能级图 | 第18-22页 |
·晶体场或配位场对稀土离子跃迁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价稀土离子的激发 | 第23-25页 |
·发光和猝灭 | 第25-26页 |
·能量传递 | 第26-27页 |
·透明陶瓷材料概述 | 第27-34页 |
·透明陶瓷材料的特点 | 第27-28页 |
·透明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影响陶瓷透明度的因素 | 第29-30页 |
·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 第30-33页 |
·透明陶瓷材料的研究趋势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第2章 闪烁体材料概述 | 第37-43页 |
·闪烁体材料 | 第37-38页 |
·闪烁体材料的发展历史 | 第38-39页 |
·稀土陶瓷闪烁体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第3章 Lu_2O_3:Eu~(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43-73页 |
·Lu_2O_3:Eu~(3+)材料简介 | 第43-46页 |
·基质材料Lu_2O_3 | 第43-44页 |
·激活剂离子Eu~(3+) | 第44页 |
·Lu_2O_3:Eu~(3+)透明陶瓷的发展 | 第44-45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45-46页 |
·Lu_2O_3:Eu~(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 | 第46-47页 |
·Lu_2O_3:Eu~(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结构形貌特征 | 第47-57页 |
·不同沉淀剂制备的Lu_2O_3:Eu~(3+)样品的结构形貌及透明度表征 | 第47-56页 |
·不同掺杂浓度的Lu_2O_3:Eu~(3+)样品的透明度表征 | 第56-57页 |
·Lu_2O_3:Eu~(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发光性质 | 第57-69页 |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第57-66页 |
·荧光衰减 | 第66-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4章 Lu_3Al_5O_(12):RE~(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73-97页 |
·Lu_3Al_5O_(12):RE~(3+)材料简介 | 第73-76页 |
·基质材料Lu_3Al_5O_(12) | 第73-74页 |
·激活剂离子 | 第74-75页 |
·LuAG:RE~(3+)透明陶瓷的发展 | 第75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75-76页 |
·LuAG:RE~(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制备 | 第76-77页 |
·LuAG:RE~(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结构形貌特征 | 第77-82页 |
·具体反应过程 | 第77-80页 |
·LuAG:RE~(3+)纳米粉末的表征—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第80-81页 |
·LuAG:RE~(3+)透明陶瓷的表征 | 第81-82页 |
·LuAG:Ce~(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发光性质 | 第82-91页 |
·LuAG:Ce~(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光谱性质 | 第82-85页 |
·光谱随掺杂离子浓度的变化 | 第85-88页 |
·与YAG:Ce~(3+)样品的光谱比较 | 第88-91页 |
·LuAG:Pr~(3+)纳米粉末和透明陶瓷的发光性质 | 第91-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5章 Lu_2SiO_5:Ce~(3+)和Lu2_Si_2O_7:Ce~(3+)粉末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 | 第97-109页 |
·Lu_2SiO_5:Ce~(3+)和Lu_2Si_2O_7:Ce~(3+)材料简介 | 第97-101页 |
·Lu_2SiO_5:Ce~(3+)和Lu_2Si_2O_7:7Ce~(3+)的发展 | 第97-98页 |
·基质LSO和LPS的晶体结构 | 第98-99页 |
·溶胶凝胶法简介 | 第99-101页 |
·本章主要工作 | 第101页 |
·LSO:Ce~(3+)和LPS:Ce~(3+)粉末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LSO:Ce~(3+)和LPS:Ce~(3+)粉末的结构表征 | 第102-103页 |
·LSO:Ce~(3+)和LPS:Ce~(3+)粉末的发光性质 | 第103-104页 |
·LSO:Ce~(3+)粉末的发光性质 | 第103-104页 |
·LPS:Ce~(3+)粉末的发光性质 | 第104页 |
·小结 | 第104-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