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瓜氨酸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 ·瓜氨酸在生物代谢中的作用 | 第14-18页 |
| ·哺乳动物体内的瓜氨酸代谢 | 第14-16页 |
| ·微生物体内的瓜氨酸代谢 | 第16-18页 |
| ·瓜氨酸的应用 | 第18-21页 |
| ·瓜氨酸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 ·瓜氨酸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第19-21页 |
| ·瓜氨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1页 |
| ·瓜氨酸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 ·酶法 | 第21-22页 |
| ·发酵法 | 第22页 |
| ·化学法 | 第22-23页 |
| ·提取法 | 第23页 |
| ·瓜氨酸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 ·瓜氨酸的研究意义 | 第24页 |
| ·瓜氨酸生产的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瓜氨酸生产菌种的选育 | 第25-37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 ·菌种 | 第25页 |
| ·仪器 | 第25-26页 |
| ·试剂 | 第26-27页 |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 ·菌种筛选及培养方法 | 第28页 |
| ·菌种发酵及转化方法 | 第28页 |
|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8页 |
| ·诱变方法 | 第28-29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29页 |
| ·薄层层析法定性测定瓜氨酸 | 第29-30页 |
| ·比色法测定瓜氨酸含量 | 第30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瓜氨酸含量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 ·瓜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比色法) | 第30-31页 |
| ·瓜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HPLC法) | 第31页 |
| ·精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HPLC法) | 第31-32页 |
| ·瓜氨酸生产菌种的初步筛选 | 第32-33页 |
| ·瓜氨酸生产菌种的复筛 | 第33页 |
| ·瓜氨酸生产菌种的诱变 | 第33-34页 |
|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4-35页 |
| ·转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瓜氨酸生产菌种培养条件的探索 | 第37-51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 ·试剂 | 第38页 |
| ·菌种 | 第38页 |
| ·培养基 | 第38页 |
| ·方法 | 第38-39页 |
| ·培养方法 | 第38页 |
| ·瓜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 ·pH值的测定 | 第38-39页 |
| ·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 ·培养基的选择 | 第39-41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转速的影响 | 第42-43页 |
| ·pH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接种量的影响 | 第44页 |
| ·装液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菌龄的影响 | 第45-47页 |
| ·CTAB及丙酮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8-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酶法转化生产瓜氨酸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 ·菌种 | 第51页 |
|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 ·试剂 | 第51页 |
| ·培养基 | 第51-52页 |
| ·方法 | 第52页 |
| ·菌体的发酵培养 | 第52页 |
| ·L-瓜氨酸转化及含量的测定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 ·缓冲液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醋酸缓冲液浓度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3页 |
| ·装液量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起始pH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温度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转速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6页 |
| ·表面活性剂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CTAB浓度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菌体量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8页 |
| ·反应时间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底物浓度对瓜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60-62页 |
| ·发酵罐的生产情况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瓜氨酸的分离纯化 | 第65-72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 ·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 第66页 |
| ·瓜氨酸的离子交换及纯化过程 | 第66页 |
| ·瓜氨酸的检测方法 | 第66-67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71页 |
| ·树脂的选择 | 第67页 |
| ·温度对D-20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 ·上柱液的pH值对D-20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 ·Cl~-浓度的影响 | 第69页 |
| ·洗脱液的选择 | 第69-70页 |
| ·瓜氨酸的吸附穿透曲线 | 第70-71页 |
| ·洗脱率的确定 | 第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页 |
| ·建议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