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区DDC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图表索引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复合地基的发展 | 第14-16页 |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第16-18页 |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2 DDC复合地基及沉降计算 | 第23-35页 |
·DDC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第23-25页 |
·DDC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复合地基力学参量 | 第24-25页 |
·DDC复合地基优越性 | 第25-27页 |
·DDC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27-35页 |
·沉降变形 | 第27页 |
·上部变形 | 第27-28页 |
·下卧层变形 | 第28-30页 |
·加固区变形 | 第30-35页 |
3 试验段工程地质环境 | 第35-47页 |
·试验场地概况 | 第35-37页 |
·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特征 | 第37-40页 |
·区域地层岩性 | 第37-38页 |
·实体试验段地层岩性 | 第38-40页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40-42页 |
·地形地貌 | 第42-4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3-44页 |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 第44-47页 |
4 DDC复合地基沉降特征 | 第47-53页 |
·监测断面及监测点布置 | 第47-48页 |
·沉降变形特征 | 第48-51页 |
·DDC复合地基变形特征 | 第49-50页 |
·下卧层变形特征 | 第50-51页 |
·浸水后复合地基变形特征 | 第51页 |
·复合地基工后总体变形特征 | 第51-53页 |
5 DDC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第53-67页 |
·计算方案 | 第53-54页 |
·桩土体性质 | 第53-54页 |
·计算方案选取 | 第54页 |
·计算本构模型 | 第54-58页 |
·弹性模型 | 第55-56页 |
·弹塑性模型 | 第56-58页 |
·计算几何模型 | 第58-59页 |
·计算参数选取其沉降初算 | 第59-61页 |
·复合模量计算 | 第61-62页 |
·DDC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第62-67页 |
·复合模量 | 第62页 |
·数值计算 | 第62-63页 |
·分层总和法 | 第63-67页 |
6 DDC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第67-71页 |
·处理深度 | 第67-68页 |
·布桩方式 | 第68页 |
·置换率 | 第68-69页 |
·优化结果 | 第69-71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
参加科研生产项目 | 第79页 |
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