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2-15页 |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产生 | 第12-13页 |
二、公司治理的涵义 | 第13-14页 |
三、公司治理模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财务监督理论 | 第15-19页 |
一、财务监督的涵义 | 第15-16页 |
二、财务监督的分类 | 第16-18页 |
三、财务监督与财务监管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9-23页 |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演进 | 第19-21页 |
二、内部控制的八大要素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内部审计理论 | 第23-26页 |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 第23页 |
二、内部审计的演变过程 | 第23-25页 |
三、内部审计的职能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成 | 第26-36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关系 | 第26-29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的存在 | 第26-27页 |
二、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了多层次的内部财务监督关系 | 第27-28页 |
三、公司治理结构处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财务监督机制的结合部 | 第28页 |
四、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有着不同的财务监督方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关系 | 第29-34页 |
一、内部控制体现了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能 | 第29-30页 |
二、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作用 | 第30-32页 |
三、内部控制中会计监督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作用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问题分析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股东监督职能缺失 | 第36-37页 |
二、董事会职责不明确,缺乏独立性 | 第37页 |
三、监事会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 第37-38页 |
四、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局限性 | 第38页 |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 第39页 |
二、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9-40页 |
第三节 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一、会计监督的法律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执法不严状况 | 第41页 |
三、企业负责人会计意识薄弱 | 第41页 |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 | 第41-4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3-47页 |
一、落实股东大会制度,保障小股东监督权 | 第43-44页 |
二、规范董事会制度,确定董事会监督职责 | 第44-45页 |
三、强化监事会制度 | 第45-46页 |
四、规范经理层行为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 第47-49页 |
一、确定内部审计的地位,保障其独立性及客观性 | 第47-48页 |
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 第49-52页 |
一、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 第49-50页 |
二、明确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 | 第50-51页 |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 | 第51-5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