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 ·纳米多层薄膜的稳定性 | 第12-14页 |
| ·非均匀体系的扩散问题 | 第14-20页 |
| ·非均匀体系 | 第14-15页 |
| ·非均匀体系的自由能 | 第15-17页 |
| ·非均匀体系的扩散 | 第17-20页 |
| ·非均匀体系置换扩散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 第20-25页 |
| ·非均匀体系离散及自由能表述 | 第20-23页 |
| ·动力学确定性方程 | 第23-24页 |
| ·扩散激活能 | 第24-25页 |
| ·纳米多层薄膜中的扩散 | 第25-32页 |
| ·纳米多层薄膜中的置换扩散 | 第25-26页 |
| ·纳米多层薄膜中的间隙扩散 | 第26-29页 |
| ·外界输入原子在纳米多层薄膜中的扩散 | 第29-3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非均匀体系置换扩散的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的相关性 | 第34-66页 |
| ·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与Fick第一、第二定律的关系 | 第34-37页 |
| ·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与Cahn-Hilliard扩散方程的关系 | 第37-39页 |
| ·纳米多层薄膜非线性置换扩散计算 | 第39-53页 |
| ·纳米多层薄膜离散化 | 第39-40页 |
| ·差分方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纳米多层薄膜置换扩散计算 | 第41-53页 |
| ·讨论 | 第53-65页 |
| ·扩散非对称性系数和有序能对纳米多层薄膜置换扩散的影响 | 第53-59页 |
| ·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与经典扩散定律的比较 | 第59-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第三章 纳米多层薄膜中的非线性间隙扩散 | 第66-89页 |
| ·非均匀体系间隙扩散的非线性动力学离散模型 | 第66-70页 |
| ·非均匀体系的亚点阵划分及其自由能 | 第66-67页 |
| ·动力学确定性方程 | 第67-69页 |
| ·浓度相关性系数和弛豫时间 | 第69-70页 |
| ·非均匀体系非线性间隙扩散特征 | 第70-73页 |
| ·非均匀体系中的间隙原子浓度分布 | 第70-72页 |
| ·弛豫时间 | 第72-73页 |
| ·MC/M纳米多层薄膜间隙扩散计算 | 第73-79页 |
| ·TiC/Ti纳米多层薄膜间隙扩散计算 | 第79-83页 |
| ·讨论 | 第83-87页 |
| ·浓度相关性系数和弛豫时间对间隙扩散的表征 | 第83-84页 |
| ·MC/M和TiC/Ti纳米多层薄膜的间隙扩散特征 | 第84-87页 |
| ·结论 | 第87-89页 |
| 第四章 外界输入原子在纳米多层薄膜中的非线性间隙扩散 | 第89-140页 |
| ·外界输入原子在纳米多层薄膜中的间隙扩散模型 | 第89-94页 |
| ·间隙固溶体中间隙原子的化学位 | 第89-91页 |
| ·扩散动力学方程 | 第91-94页 |
| ·纳米多层薄膜渗氢计算 | 第94-107页 |
| ·纳米多层薄膜渗氢过程的一般特征 | 第94-97页 |
| ·纳米多层薄膜组成对渗氢过程的影响 | 第97-100页 |
| ·渗氢气氛对纳米多层薄膜渗氢过程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 ·调制结构对纳米多层薄膜渗氢过程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 ·氢原子扩散系数的变化对纳米多层薄膜渗氢过程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 ·Fe/Ti纳米多层薄膜渗氢实验研究 | 第107-133页 |
| ·薄膜制备及渗氢工艺 | 第107-111页 |
| ·分析方法 | 第111-115页 |
| ·原始Fe/Ti纳米多层薄膜结构分析 | 第115-120页 |
| ·Fe/Ti纳米多层薄膜渗氢后的结构分析 | 第120-129页 |
| ·Fe/Ti纳米多层薄膜渗氢后的浓度分布 | 第129-133页 |
| ·讨论 | 第133-138页 |
| ·外界输入原子在纳米多层薄膜中的间隙扩散模型 | 第133-135页 |
| ·Fe/Ti纳米多层薄膜渗氢实验验证问题 | 第135-138页 |
| ·结论 | 第138-140页 |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140-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48页 |
| 附录A 公式符号说明 | 第148-14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49-151页 |
| 致谢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