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短信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短信增值业务优势及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短信增值业务的优势 | 第8-10页 |
·资费优势 | 第8页 |
·操作优势 | 第8-9页 |
·传播优势 | 第9-10页 |
·文化优势 | 第10页 |
·短信增值业务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短信增值业务发展的规范化 | 第10-11页 |
·短信增值业务应用的多样化 | 第11页 |
第二章 中国联通短信业务分析 | 第11-23页 |
·短信业务高速发展 | 第11-13页 |
·业务种类逐步增加 | 第12页 |
·技术体系逐步完善 | 第12-13页 |
·网络规模逐步扩大 | 第13页 |
·业务发展迅速 | 第13页 |
·业务架构分析 | 第13-15页 |
·点对点短信业务 | 第14页 |
·联通在信业务 | 第14-15页 |
·短信听业务 | 第15页 |
·国际互通短信业务 | 第15页 |
·网络架构分析 | 第15-18页 |
·用户层分析 | 第16页 |
·接入层分析 | 第16页 |
·业务层分析 | 第16-18页 |
·短信网络质量 | 第18-19页 |
·网络质量考核体系 | 第18页 |
·网络质量逐步提高 | 第18-19页 |
·短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短信业务收入分析 | 第19-20页 |
·点对点短信发展分析 | 第20-21页 |
·联通在信业务发展分析 | 第21-22页 |
·短信合作业务与中国移动对比分析 | 第22-23页 |
·联通在信业务优势分析 | 第22页 |
·联通在信业务劣势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联通在信业务的运营研究 | 第23-44页 |
·联通在信业务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解决方式一:借助业务管理手段 | 第24-29页 |
·SP/CP准入机制 | 第24-26页 |
·SP综合评价体系 | 第26-28页 |
·业务类考核、退出机制 | 第28页 |
·客户服务管理 | 第28-29页 |
·UNI战略合作伙伴联盟 | 第29页 |
·解决方式二:利用技术手段 | 第29-42页 |
·系统功能 | 第29-33页 |
·系统结构 | 第33-35页 |
·业务流程 | 第35-40页 |
·系统性能 | 第40页 |
·技术创新点 | 第40-41页 |
·与同类系统技术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 第41页 |
·社会效益 | 第41-42页 |
·联通在信业务欠费问题研究 | 第42-44页 |
·欠费问题分析 | 第42-43页 |
·解决欠费问题的措施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短信增值业务的开发与推广策略建议 | 第44-47页 |
·业务开发与市场推广紧密结合 | 第44页 |
·减少使用赠送业务的推广方式 | 第44-45页 |
·完善业务数据统计分析 | 第45页 |
·推出新业务,培养新的增长点 | 第45-47页 |
·短信门户建设 | 第45页 |
·联通在信预付卡的业务 | 第45-46页 |
·开发基于转发的10155语音业务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