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鼠疫耶尔森氏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体内转录谱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本研究中的缩略语第10-11页
前言第11-31页
 1. 鼠疫的危害第11页
 2. 鼠疫耶尔森氏菌致病机制研究现状第11-19页
   ·鼠疫菌的传播和致病过程第12-13页
   ·鼠疫菌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第13-16页
   ·鼠疫菌的细胞致病机制第16-19页
   ·鼠疫菌的组织和器官致病机制第19页
 3. 鼠疫的病理学研究第19-21页
   ·鼠疫的临床病理第19-20页
   ·呼吸道诱导鼠疫的早期实验病理学研究第20-21页
 4. 病原菌转录组学研究现状第21-23页
 5. 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现状第23-24页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立题依据第24-27页
 参考文献第27-31页
第一章 病理学研究第31-52页
 1. 前言第31-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实验菌株和实验动物第32页
   ·主要试剂和实验设备第32页
   ·菌液制备和动物感染第32-33页
   ·鼠疫菌体内载量实验第33页
   ·病理学观察第33-35页
 3. 结果第35-43页
   ·BALB/C小鼠鼻内感染鼠疫菌的存活率第35页
   ·感染后小鼠不同组织内鼠疫菌 CFU数量的动力学变化第35-36页
   ·鼠疫菌攻击后小鼠病理学变化的动力学过程第36-43页
   ·鼠疫菌重要毒力相关蛋白的检测第43页
 4. 讨论第43-49页
   ·鼠疫菌鼻内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鼠疫的发生第43-44页
   ·原发性肺鼠疫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第44-46页
   ·肺组织PMN数量与肺鼠疫的分期第46-47页
   ·宿主体内鼠疫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第47-48页
   ·鼠疫菌感染与宿主免疫系统的损伤第48-49页
   ·鼠疫菌5种毒力相关蛋白的体内表达第49页
 5. 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二章 鼠疫菌重要基因的体内转录谱研究第52-81页
 1. 前言第52-5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3-57页
   ·实验菌株和实验动物第53页
   ·主要试剂和实验设备第53-54页
   ·菌液制备和动物感染第54页
   ·鼠疫菌的体内转录谱实验第54-5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7-76页
   ·感染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内鼠疫菌待研究基因相对体外的转录差异表达第58-60页
   ·一些重要基因转录水平的动力学变化第60-76页
 4. 小结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第三章 宿主转录组学研究第81-103页
 1. 前言第81-8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82-90页
   ·实验菌株和实验动物第82页
   ·主要试剂和实验设备第82-83页
   ·主要实验用溶液的配制第83-84页
   ·菌液制备和动物感染第84页
   ·感染小鼠的转录谱实验第84-9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0-99页
   ·感染早期和晚期宿主的基因表达概述第90-91页
   ·感染早期小鼠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第91-92页
   ·感染晚期小鼠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第92-94页
   ·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分析第94-99页
 4. 小结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四章 鼠疫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分析第103-119页
 1. 前言第103-104页
 2. 病理学、鼠疫菌和宿主转录谱数据的初步分析第104-111页
   ·鼠疫菌感染的病理学分期:早期、中期和晚期第104页
   ·感染鼠疫菌小鼠的病理学变化第104-105页
   ·感染过程中鼠疫菌形态学的改变第105页
   ·肺组织内5种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第105页
   ·鼠疫菌的体内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间特异性第105页
   ·鼠疫菌基因的体内转录动力学变化与病理学分期具有相关性第105-106页
   ·感染的病理学状态与肺脏内鼠疫菌的基因表达模式第106页
   ·肺内鼠疫菌重要毒力基因的持续高表达第106-107页
   ·鼠疫菌抗宿主内环境压力基因的转录调节第107-108页
   ·宿主的天然防御反应与鼠疫菌的铁摄入调控机制第108-109页
   ·整体调控机制第109页
   ·转录因子的调控第109-110页
   ·感染早期和晚期小鼠的基因表达模式第110页
   ·细胞因子的转录调节第110-111页
 3. 鼠疫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初步分析第111-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附表 1第119-120页
附表 2第120-124页
综述第124-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技术的摩擦学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下一篇:中国手机市场的渠道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