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12页 |
| ·主要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分布特征 | 第14-28页 |
|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 | 第14-23页 |
| ·岩石地层 | 第15-18页 |
| ·生物地层 | 第18-23页 |
| ·辅助剖面──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 | 第23-28页 |
| 第三章 燕山高于庄组层序地层特征 | 第28-50页 |
| ·蓟县高于庄组沉积相 | 第28-35页 |
|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划分 | 第35-37页 |
|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米级旋回特征 | 第37-38页 |
| ·官地亚组米级旋回特征 | 第37-38页 |
| ·桑树鞍亚组米级旋回特征 | 第38页 |
| ·环秀寺亚组米级旋回特征 | 第38页 |
| ·蓟县剖面张家峪亚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第38-44页 |
| ·岩石特征 | 第38-42页 |
| ·张家峪亚组层序地层划分 | 第42-44页 |
| ·辅助剖面──延庆千沟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 第44-48页 |
| ·燕山高于庄组层序地层格架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 MT 构造成因初探 | 第50-71页 |
| ·MT 构造的时空分布 | 第51-52页 |
| ·燕山高于庄组 MT 构造发育层位 | 第52-54页 |
| ·燕山高于庄组 MT 构造的宏观形态特征 | 第54-60页 |
| ·燕山高于庄组 MT 构造微观特征 | 第60页 |
| ·MT 构造可能成因 | 第60-70页 |
| ·MT 构造裂缝 | 第64-65页 |
| ·MT构造微亮晶 | 第65-66页 |
| ·MT构造发育幕 | 第66-68页 |
| ·地层意义 | 第68-70页 |
| ·认识与结论 | 第70-71页 |
| 第五章 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宏观藻类化石 | 第71-80页 |
| ·实体宏观藻类化石的形态特征 | 第72-75页 |
| ·实体宏观藻类化石的显微特征 | 第75-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张家峪亚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意义 | 第80-85页 |
| ·地质历史时期叠层石衰减事件 | 第81-82页 |
| ·1450Ma叠层石衰减事件 | 第82页 |
| ·地质历史时期叠层石幕式发育特征 | 第82-83页 |
| ·小结 | 第83-85页 |
|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100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