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巴山下寒武统重晶石—毒重石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过程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现代海洋系统中钡的沉积物 | 第12-13页 |
·重晶石矿床 | 第13页 |
·毒重石矿床 | 第13页 |
·本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有关工作情况 | 第16-18页 |
2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24页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8-19页 |
·地层 | 第19-21页 |
·前寒武纪地层 | 第19-20页 |
·古生代地层 | 第20-21页 |
·中生代地层 | 第21页 |
·构造 | 第21-22页 |
·褶皱 | 第21页 |
·断裂 | 第21页 |
·构造发展史 | 第21-22页 |
·岩浆岩 | 第22页 |
·古地理特征 | 第22-24页 |
3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4-30页 |
·毒重石成矿亚带特征 | 第24-25页 |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 | 第25-27页 |
·万源庙子毒重石-钡解石矿床 | 第27-28页 |
·城口巴山重晶石-毒重石矿床 | 第28页 |
·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 | 第28-30页 |
4 测试方法 | 第30-34页 |
·主元素 | 第30页 |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第30页 |
·有机地球化学 | 第30-31页 |
·总有机碳含量 | 第30页 |
·氯仿沥青“A”的含量和族组分分析 | 第30页 |
·饱和烃气相色谱和和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分析 | 第30-31页 |
·岩石热解(Rock-Eval) | 第31页 |
·同位素 | 第31-34页 |
·锶同位素 | 第31-32页 |
·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 | 第32页 |
·硫同位素 | 第32页 |
·硅质岩和石英的硅、氧同位素 | 第32页 |
·氢、氧同位素 | 第32-34页 |
5 成矿环境 | 第34-51页 |
·热水活动的存在 | 第34-42页 |
·本区具备热水活动存在的场所 | 第34页 |
·本区具备热水活动所需的热动力条件 | 第34-35页 |
·本区存在大量的热水沉积物 | 第35-42页 |
·海洋低等生物菌藻类繁盛并提供大量有机质 | 第42-46页 |
·有机质的大量存在 | 第42-43页 |
·有机质的海相菌藻类来源 | 第43-46页 |
·成矿海水深度 | 第46-49页 |
·氧化还原条件 | 第49-51页 |
·微量元素证据 | 第49页 |
·稀土元素证据 | 第49-50页 |
·有机地球化学证据 | 第50-51页 |
6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1-58页 |
·钡源 | 第51-53页 |
·碳酸盐的碳源 | 第53页 |
·硫源 | 第53-55页 |
·成矿流体来源 | 第55-58页 |
7 成矿流体性质 | 第58-62页 |
·包裹体特征 | 第58-59页 |
·温度 | 第59页 |
·盐度及pH值 | 第59-60页 |
·成矿流体成分 | 第60-62页 |
8 成矿过程 | 第62-67页 |
·钡元素的迁移 | 第62页 |
·钡矿床的形成过程 | 第62-67页 |
9 结论 | 第67-69页 |
·取得的认识 | 第6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 第76-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