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1 导论 | 第12-36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2-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30页 |
·境外政府投资工程合同条件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及局限 | 第24-29页 |
·文献述评 | 第29-30页 |
·论文研究的对象 | 第30-3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0-31页 |
·代建合同模式 | 第31-33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33-3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33-35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2 代建合同条件的法律经济分析 | 第36-62页 |
·法律经济学理论 | 第36-43页 |
·法律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法律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 第37-41页 |
·代建合同条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基础 | 第41-43页 |
·代建合同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43-53页 |
·代建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第43-46页 |
·代建合同主体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46-49页 |
·代建合同主体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49-51页 |
·政府投资工程治理结构 | 第51-53页 |
·代建合同条件的交易成本分析 | 第53-59页 |
·代建合同条件的交易成本 | 第53-54页 |
·代建合同违约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54-59页 |
·代建合同的制度效率和规制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3 代建合同条件的风险研究 | 第62-78页 |
·代建合同条件的风险分析 | 第62-64页 |
·风险辨识 | 第62页 |
·风险分层 | 第62-64页 |
·代建合同条件的风险评价 | 第64-73页 |
·粗集理论和BP 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 第64-66页 |
·主导性条款评价 | 第66-70页 |
·代建合同条件风险预测 | 第70-73页 |
·代建合同条件的风险分配 | 第73-77页 |
·风险分配的原则 | 第73-74页 |
·合同主体各方风险分配 | 第74-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4 代建合同费用标准研究 | 第78-98页 |
·代建合同费用的现状及取费标准调整的必要性 | 第78-80页 |
·代建服务收费的现状 | 第78-80页 |
·代建管理费取费标准调整测定的必要性 | 第80页 |
·代建管理费用构成分析 | 第80-88页 |
·代建合同费用的样本调查与统计分析 | 第88-92页 |
·统计调查的思路与方法 | 第88页 |
·样本问卷调查表设计 | 第88页 |
·代建合同费用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 第88-92页 |
·代建合同费用取费标准设计及建议 | 第92-96页 |
·代建合同费用的计费形式 | 第92-94页 |
·代建合同费用变更 | 第94页 |
·代建合同取费标准建议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5 代建合同组织流程分析 | 第98-118页 |
·代建合同组织管理 | 第98-104页 |
·代建项目组织结构 | 第98-99页 |
·代建项目组织界面 | 第99-101页 |
·代建项目组织行为 | 第101-104页 |
·代建合同结构化 | 第104-108页 |
·代建合同结构化设计规则 | 第104-105页 |
·基于过程和组织系统的代建合同 | 第105-107页 |
·代建合同工作流程的基本要素 | 第107-108页 |
·基于工作流的代建合同系统分析与构建 | 第108-117页 |
·工作流原理 | 第108-109页 |
·基于工作流的代建合同系统 | 第109-111页 |
·代建合同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元模型分析 | 第111-115页 |
·基于Excel 服务器的代建合同包流程动态管理系统实践 | 第115-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6 代建合同条件方案设计 | 第118-130页 |
·代建合同的组成文件与代建合同通用条件的结构 | 第118-119页 |
·代建合同的组成文件 | 第118页 |
·代建合同通用条件的结构 | 第118-119页 |
·现存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合同存在的问题 | 第119-120页 |
·代建合同条件方案设计 | 第120-121页 |
·代建合同条件通用条款方案设计条文说明 | 第121-128页 |
·合同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第121-123页 |
·工程变更 | 第123-124页 |
·不可抗力 | 第124-126页 |
·争议的解决 | 第126-128页 |
·其它 | 第128页 |
·小结 | 第128-130页 |
7 完善我国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合同条件的政策建议 | 第130-136页 |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 第130-131页 |
·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 第131-132页 |
·建立信用机制 | 第132-133页 |
·积极推行保险和担保机制 | 第133-136页 |
8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36-140页 |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36-137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7页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37-140页 |
致谢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8页 |
附录 A | 第148-154页 |
附录 B | 第154-168页 |
附录 C | 第168-172页 |
附录 D 博士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