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论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言论自由与互联网第10-15页
 一、言论自由的界定第10-11页
 二、人们利用互联网发表言论的自由是否属于言论自由保护的对象第11-12页
 三、互联网对传统言论自由保护理论的挑战第12-15页
第二部分 对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保护第15-33页
 一、为什么要保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第15-31页
  (一) 对维护公民对突发事件知情权的价值第15-16页
  (二) 促进政治民主第16-21页
  (三) 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人文价值第21-24页
  (四) 网络空间言论自由对网络文学发展的价值第24-25页
  (五) 为中国新人文复兴运动奠定基础第25-29页
  (六) 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贡献第29-31页
 二、各国如何对网络空间公民的言论自由进行保护第31-33页
  (一) 建立因特网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强对网络技术的研究第31页
  (二) 制定法律和政策,规范和保障因特网上的言论第31-33页
第三部分 对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制第33-42页
 一、限制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理由第33-34页
 二、限制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方法和途径第34-35页
  (一) 强化法律规制为主第34页
  (二) 保障网络环境安全第34页
  (三) 严格相关法律责任第34-35页
 三、各国对限制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做法第35-38页
  (一) 从理论上来看第35-37页
  (二) 从各国实践来看第37-38页
 四、对我国现行法律限制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评说第38-42页
  (一) 网络言论自由受到不适当限制第39-41页
  (二) 网络言论的规制难以达到效果第41-42页
第四部分 对规范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建议第42-53页
 一、健全和完善网络立法第42-49页
  (一) 从网络立法原则来分析第42-47页
  (二) 从具体措施入手来加以分析第47-49页
 二、政府应尽快借助互联网实现管理现代化第49-51页
  (一) 建立部门反馈的在线回复机制第50页
  (二) 建立民意征集的在线谋划机制第50页
  (三) 建立直接沟通的在线访谈机制第50页
  (四) 建立覆盖全行政区域的媒体联动机制第50-51页
 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作用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资产收益波动的多尺度GARCH模型研究
下一篇:约束最优化的一种新降维算法